天安字典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时间: 2025-04-26 20:45:03

诗句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

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

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03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
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
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浚的追思,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国家的分裂如同牛斗一般;而龙骧则象征着统一的力量。智者高明,怎样会轻易受制于人呢?风急时又怎能回船?有计划地抓住吴国的吴嚭,却没有言辞让范宣来退让。孤立无援的境地因为形势而屈服,功劳重大却遭到谗言的中伤。昔日的遗迹如同灰尘般散去,荒凉的坟墓只剩下古老的传说。百代之后若能遇到明主,何必在死亡之路旁感到惋惜呢?


注释:

  • 牛斗:指的是牛和斗,象征国家分裂的局面。
  • 龙骧:形容雄伟的龙,代表国家的统一和盛世。
  • 智高宁受制:智慧高的人宁愿不受他人的控制。
  • 风急肯回船:在危急的情况下,是否能选择回头。
  • 吴嚭:历史人物,被策抓捕。
  • 范宣:历史人物,象征宽容大度。
  • 援孤:孤立无援的状态。
  • 功重为谗偏:指功劳显赫却被谗言所中伤。
  • 灰尘散:旧日的痕迹已如尘埃般消散。
  • 枯坟:指荒凉的坟墓,象征逝去的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约675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作品中常融入政治与历史的元素。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王浚的墓志铭,反思历史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局势,展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以王浚的墓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中首先描绘了国家分裂的惨状,牛斗三分的比喻形象而生动,显示出当时政治的动荡不安。接着,诗人以龙骧象征国家统一的希望,提出智者不应受制于人,表明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后续的“风急肯回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暗示在危急时刻,真正的智慧和勇气更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引入历史人物吴嚭与范宣,借此表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吴嚭的被擒和范宣的宽容相对照,诗人似乎在探讨历史的公正与偏见。功重者常遭谗言,这种对权力与名誉的深刻剖析,使诗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以“百代逢明主”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明主的出现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给予人们新的生机。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情感的沉重与希望的升华,使整首诗既有深度又充满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牛斗三分国:国家四分五裂,形象生动,描绘了混乱的局势。
  2. 龙骧一统年:龙骧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反映出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3. 智高宁受制:表达了智慧者不甘受制于人,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4. 风急肯回船: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能选择回头,体现生死关头的抉择。
  5. 有策擒吴嚭:历史人物的被捕,反映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6. 无言让范宣:范宣的宽容与智者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
  7. 援孤因势屈:孤立无援的处境使人屈从,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微妙。
  8. 功重为谗偏:功绩卓著的人反而被谗言中伤,体现历史的无情。
  9. 旧迹灰尘散:历史的遗迹已消散,象征过往的淡忘。
  10. 枯坟故老传:荒凉的坟墓只剩古老的传说,唤起对历史的追忆。
  11. 百代逢明主:希望未来能有明君出现,改变历史的命运。
  12. 何辞死道边:面对死亡,无需感到惋惜,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 比喻:运用牛斗与龙骧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国家局势。
  • 对比:通过吴嚭与范宣的对比,突显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历史与命运、政治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展开,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明主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牛斗:象征混乱与分裂的局面,反映国家的动荡。
  2. 龙骧:代表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象征着希望。
  3. :孤立无援,体现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4. 灰尘:历史的遗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淡忘。
  5. 枯坟:荒凉的坟墓,唤起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牛斗”象征什么意思? A) 和平
    B) 分裂
    C) 繁荣
    答案:B

  2. “龙骧”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国家统一
    B) 战争
    C) 个人能力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吴嚭与范宣分别象征什么? A) 胜利与失败
    B) 智慧与宽容
    C) 权力与谗言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张说的《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都蕴含着对故乡与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张说则更关注历史与政治。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背景与艺术特征。

相关查询

挽范千之 其二 用长孺七夕韵 嵊县劝农途中示同寮二首 浪淘沙 闻伯求弟鞫狱明允今日行刑而雪应祈喜而赋诗 次韵陈晟别瀹 次韵曹久可见寄 次韵八侄三首 次王得淦韵 次前韵戏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了万当 腾升 私字儿的字 馺莎 百不一遇 包含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唐的词语有哪些 搬九 門字旁的字 离隔 虚无缥渺 古里古怪 糹字旁的字 包含鸭的词语有哪些 飘籓坠溷 入字旁的字 戴月披星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