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芝上人游庐山》

时间: 2025-05-22 15:27:22

诗句

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

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

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

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

比年三见之,常若有所适。

逝将走庐阜,计阔道愈密。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

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7:22

原文展示

《送芝上人游庐山》
作者:苏轼

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
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
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
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
比年三见之,常若有所适。
逝将走庐阜,计阔道愈密。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
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


白话文翻译

这两年来我游历了三个州,我年纪已大却不懂得珍惜。
如同磨牛般的团团迷雾,我每一步都在踏上旧日的足迹。
怎知在世外高人,常常与鱼鸟为伴,悠然自得。
老芝如同云月,偶尔炯炯地显露出来。
这几年我见过他三次,总觉得他似乎有所归宿。
他即将前往庐山,行程越发遥远。
我的生命如同寄居的旅客,去处又有谁能确定?
江南的千山万峰,何处能找到他的隐居之所?


注释

  • :在此指的是一种珍稀的药草,象征着修道之人。
  • 庐山:著名的山,寓意着隐逸和高远的境界。
  • 团团如磨牛:形容迷雾缭绕,像磨牛一样笼罩一切。
  • 世外人:指隐士、山中人,与世俗生活隔绝的人。
  • 江南千万峰:指江南地区的众多山峰,象征着寻觅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样,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期,生活中充满了变故与不安。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芝上人游庐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人生、时光和友人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二年阅三州”引入,表达了自己在游历中的疲惫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团团如磨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迷雾中的困境,暗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接下来的“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则转向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自由与平静的渴望。诗中提及的“老芝如云月”,不仅是对友人的称赞,也暗含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最后以“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收束,显示出对友人隐居之所的渴望与寻找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的追寻,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
    这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作者在游历中感到年华已逝却未能珍惜。

  • 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
    用“磨牛”比喻迷雾,形象地表明了生活的困扰与不易。

  • 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
    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想象着与自然为伴的悠然自得。

  • 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
    通过“云月”这一意象,突显了理想生活的清幽和难得。

  • 比年三见之,常若有所适。
    反映了与友人相见的温暖与惬意,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逝将走庐阜,计阔道愈密。
    预示着友人将要远行,行程愈加遥远,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

  •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
    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强调了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感慨。

  • 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
    最后以疑问收尾,表达了对友人隐居之所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团团如磨牛”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迷茫。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老芝与自然相结合,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苏轼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修道之人,隐逸与长生。
  • 庐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避世的生活。
  • 鱼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的美感,也隐喻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团团如磨牛”中的“磨牛”比喻什么?

    • A. 游历的辛苦
    • B. 迷雾的缭绕
    • C. 生命的短暂
  2. 诗中提到的“老芝”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自在
    • B. 隐逸生活
    • C. 友情
  3.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祝福与不舍
    • C. 嫉妒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送芝上人游庐山》王维《鹿柴》
    二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多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送芝上人游庐山》的情感与意境,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

相关查询

选官子 宴清都 苏幕遮 解语花 醉桃源 浣溪沙(素馨茉莉) 华胥引 戏柬禹臣 过耒阳有怀杜工部 寄黄觐虞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熛的词语有哪些 捶胸跌脚 屮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一人有罪 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拥雾翻波 包含卑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党侠 晚餐 血字旁的字 礼无不答 香灺 日火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面字旁的字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