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42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作者:杨万里
遥松烟未销,近竹露犹滴。
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过云白。
回瞻宿处堤,路转不可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远处的松树在烟雾中隐约可见,近处的竹子上仍挂着露珠。石峰显得孤傲而尖锐,与江水隔开,显得格外清新。清澈的潭水映着曙光,呈现出紫色的光辉,碧绿的山岚在云雾中显得洁白。回头看过去住过的地方,路已经转弯,不再能找到。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山水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历的时光。他在游历中观察山水风景,记录下自然的美丽和对环境的感受,反映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生态度。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诗的开头句就以“遥松烟未销”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通过“近竹露犹滴”的细节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鲜活的自然场景中,感受竹林的清新与活力。
“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这一句则表达了石峰的独特气质,呈现出一种孤傲的美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与欣赏。清潭和碧岫的描写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层次感,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最后,诗人回望曾经的栖息之处,却发现“路转不可觅”,这种渴望与失落的情感交织,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人事变迁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感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同时也透视出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遥松烟未销”,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石峰矜孤锐”中的“孤”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忧伤
D. 兴奋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满足
B. 失落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