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香奁》

时间: 2025-07-12 01:24:45

诗句

宽损罗裙叠损眉,芳年心事有谁知。

朱门锁合春宵雨,独立空堂烛暗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24:45

原文展示

香奁
作者: 周密

宽损罗裙叠损眉,
芳年心事有谁知。
朱门锁合春宵雨,
独立空堂烛暗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雨中的孤独情景。她的衣裙已经磨损,眉毛也因心事而显得愁苦,青春年华的心事又有谁能够理解?朱红的大门紧锁,春夜的细雨洒落,只有她独自站在空旷的厅堂,烛光暗淡,显得格外孤单。

注释

  • 宽损:宽松的衣裙,暗指女子的打扮。
  • 罗裙:细致轻盈的裙子,象征青春与美丽。
  • 叠损眉:眉头因忧虑而显得愁苦。
  • 芳年:指年轻美好的时光。
  • 朱门:红色的大门,常象征富贵。
  • 锁合:紧闭,表示封闭和孤独。
  • 春宵:春天的夜晚,通常是浪漫的象征。
  • 烛暗时:烛光微弱,暗示孤独和寂寞。

典故解析

  • 朱门:古代富贵人家的象征,常用来描绘封闭和奢华的环境。
  • 春宵雨:春天的夜雨,常常被用来寓意情感的细腻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1298),字美之,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香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心情抑郁之际,诗中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惋惜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香奁》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中“宽损罗裙叠损眉”一句,刻画了女子因心事重重而显得憔悴的形象,既表现了外表的凋零,也暗示了内心的苦闷。接着“芳年心事有谁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强调了无人能够理解她的情感与苦恼。

“朱门锁合春宵雨”,从环境上营造了一个封闭而阴郁的气氛,朱门的紧闭象征着她与外界的隔绝,而春夜的细雨则为这份孤独增添了几分柔和的哀愁。最后一句“独立空堂烛暗时”,更是将情景推向了高潮,烛光的微弱象征着生活的无力与希望的渺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深刻地反映了女性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敏感捕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宽损罗裙叠损眉:描写女子的衣裙与眉毛,暗示她因心事而憔悴。
    • 芳年心事有谁知:感叹青春的忧虑无人能懂。
    • 朱门锁合春宵雨:描绘封闭的环境与春雨,营造孤独氛围。
    • 独立空堂烛暗时:强调她的孤独与无助。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宽损”与“叠损”形成对比,增强音韵美。
    • 意象:通过“春宵雨”、“烛暗时”传达情感。
  • 主题思想:孤独、无奈与对青春的惋惜。

意象分析

  • 罗裙:象征青春的美丽与脆弱。
  • 朱门:象征富贵与封闭的环境。
  • 春宵雨:象征柔美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宽损罗裙叠损眉”中的“宽损”指的是: A. 宽松的裙子
    B. 瘦削的身材
    C. 破旧的衣物
    D. 新买的裙子

  2. “朱门锁合春宵雨”中的“朱门”象征: A. 贫穷
    B. 富贵与封闭
    C. 自由
    D. 乡村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青春的惋惜与孤独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密的《香奁》更侧重于孤独感的描写,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忧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周密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贺新郎 虞万州刚简生日用所 惠词韵 赵德安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其一 新繁县禾登九穗嘉甫弟有诗索和 追送刘侍郎 眼儿媚·乃翁表里玉无瑕 次李参政所和五绝句韵因以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镆鎢 矢日 精妙入神 耳目一新 牛字旁的字 身将就木 沾沾自衒 获胜 包含诞的成语 包含只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了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区夏 惠音 重床迭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