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暮春次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6:33:13

诗句

帘外残灯照夜愁,秭归啼梦五更头。

捲春一夜东风紧,倒约飞花入小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3:13

原文展示:

帘外残灯照夜愁,
秭归啼梦五更头。
捲春一夜东风紧,
倒约飞花入小楼。

白话文翻译:

窗帘外残留的灯光照耀着夜晚的忧愁,
在秭归的地方,梦中听到鸡鸣声在五更时分。
春夜的东风卷起,愈发猛烈,
仿佛要把飞舞的花瓣送入小楼。

注释:

  • 帘外:窗帘之外,指的是在室外的环境。
  • 残灯:指的是已经熄灭不久的灯,象征着夜晚的孤独和忧愁。
  • 秭归:古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著名的三峡地区。
  • 啼梦:梦中听到的啼鸣,指的是鸡鸣声。
  • 五更头:夜间的五更时分,即凌晨三点到五点。
  • 捲春:春风卷动,表示春天的气息。
  • 倒约:仿佛、似乎,表示一种推测的语气。
  • 飞花: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流逝。
  • 小楼:小房子,通常指诗人所处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约1230-1298),字宗道,号季华,浙江人,南宋末年及元代初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暮春时节,正值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来临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暮春次韵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孤独愁苦。诗歌开头以“帘外残灯照夜愁”开篇,点出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忧愁。残灯的光辉映照着诗人的心情,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接着提到“秭归啼梦五更头”,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时间,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与亲切感,仿佛可以听到梦中的啼鸣声。

第三句“捲春一夜东风紧”,则将春风的力度与夜晚的氛围相结合,春风的温暖与急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最后一句“倒约飞花入小楼”,飞花的意象不仅美丽动人,更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流逝,诗人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惋惜。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幽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外残灯照夜愁:窗外的灯光照耀着夜晚,映衬出诗人的愁苦心情。
  2. 秭归啼梦五更头:在梦中听到秭归的鸡鸣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3. 捲春一夜东风紧:春夜的东风强劲,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4. 倒约飞花入小楼:飞舞的花瓣仿佛要进入小楼,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光与愁苦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春风被描绘成有力量的存在,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灯:象征孤独与愁苦。
  • 啼梦:表示时间的流逝与梦境的脆弱。
  • 东风: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飞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流逝。
  • 小楼:代表诗人的居所,寄托着个人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秭归”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浙江
    C. 四川
    D. 山西

  2. “帘外残灯照夜愁”中的“残灯”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忧愁
    C. 喜悦
    D. 失落

  3. “捲春一夜东风紧”中的“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夏
    B. 秋
    C. 冬
    D. 春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周密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周密更侧重于孤独与流逝的感受,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不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妾薄命行 鼙舞歌五首 其三 大魏篇 鼙舞歌五首 其二 灵芝篇 寡妇诗 七哀诗 其二 七哀诗 其一 离友诗三首 其三 乐府 其九 乐府 其七 乐府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崇本抑末 打提溜 牛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破击 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鄙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箭无虚发 生人涂炭 厂字头的字 犯颜敢谏 石丈人 疋字旁的字 近开头的成语 稳慎 濮上桑间 疙疙瘩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