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扫花游(前题)》

时间: 2025-04-27 15:25:43

诗句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

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

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

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

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

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

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

怕凉声、又催秋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43

原文展示: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白话文翻译:

卷起窗帘,外面湿润的绿色映入眼帘,经历了几次残留的寒冷和几番风雨。询问春天是否还在。但在匆匆忙忙中,春天已经悄悄地带走了花朵。繁乱的绿色让人眼花缭乱,总是让人想起江南的老树。徒然地凝视着。想起过去采摘香花的日子,现在又在哪里呢?在花香四溢的小径上携带着酒。又是一片青青的树荫,嫩绿的苔藓无数。在熟悉的林中漫步,傍晚时分。想象着野塘山路上的景色渐渐变得参差不齐。疲倦地躺在空闲的床上,正好享受着微弱的阳光照进院子。送走凄凉的感觉。害怕凉风的声音又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注释:

  • 卷帘翠湿:卷起窗帘,外面湿润的绿色映入眼帘。
  • 残寒:残留的寒冷。
  • 几番风雨:几次风雨。
  • 问春住否:询问春天是否还在。
  • 匆匆暗里:匆匆忙忙中。
  • 换将花去:春天已经悄悄地带走了花朵。
  • 乱碧迷人:繁乱的绿色让人眼花缭乱。
  • 江南旧树:让人想起江南的老树。
  • 谩凝伫:徒然地凝视着。
  • 昔日采香:过去采摘香花的日子。
  • 今更何许:现在又在哪里呢?
  • 芳径携酒处:在花香四溢的小径上携带着酒。
  • 荫得青青:一片青青的树荫。
  • 嫩苔无数:嫩绿的苔藓无数。
  • 故林晚步:在熟悉的林中漫步,傍晚时分。
  • 参差渐满:景色渐渐变得参差不齐。
  • 野塘山路:野塘山路上的景色。
  • 倦枕闲床:疲倦地躺在空闲的床上。
  • 微曛院宇:微弱的阳光照进院子。
  • 送凄楚:送走凄凉的感觉。
  • 怕凉声又催秋暮:害怕凉风的声音又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之际,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卷帘翠湿”、“乱碧迷人”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而“问春住否”、“念昔日采香”等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卷帘翠湿”:描绘了诗人卷起窗帘,外面湿润的绿色映入眼帘的情景。
  • “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几次残留的寒冷和几番风雨。
  • “问春住否”:诗人询问春天是否还在,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
  •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春天在匆匆忙忙中已经悄悄地带走了花朵,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 “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繁乱的绿色让人眼花缭乱,总是让人想起江南的老树,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
  • “谩凝伫”:徒然地凝视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想起过去采摘香花的日子,现在又在哪里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芳径携酒处”:在花香四溢的小径上携带着酒,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一片青青的树荫,嫩绿的苔藓无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 “故林晚步”:在熟悉的林中漫步,傍晚时分,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
  •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想象着野塘山路上的景色渐渐变得参差不齐,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 “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疲倦地躺在空闲的床上,正好享受着微弱的阳光照进院子,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享受。
  • “送凄楚”:送走凄凉的感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怕凉声又催秋暮”:害怕凉风的声音又催促着秋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碧迷人”中的“乱碧”比喻繁乱的绿色。
  • 拟人:如“问春住否”中的“问”拟人化春天。
  • 对仗:如“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中的“几阵”与“几番”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卷帘翠湿”:描绘了春天的湿润绿色。
  • “乱碧迷人”:描绘了繁乱的绿色。
  • “江南旧树”: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 “昔日采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芳径携酒处”: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青青树荫”:象征着春天的景色。
  • “嫩苔无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故林晚步”:象征着过去的回忆。
  • “野塘山路”:象征着自然景色。
  • “微曛院宇”:象征着宁静的时光。
  • “凉声催秋暮”:象征着时光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卷帘翠湿”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春天的湿润绿色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A

  2. 诗中“问春住否”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春天的厌恶 D. 对春天的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念昔日采香”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过去的厌恶 答案:A

  4. 诗中“怕凉声又催秋暮”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秋天的留恋 C. 对秋天的无奈 D. 对秋天的厌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沂孙《扫花游(前题)》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王沂孙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王沂孙《扫花游(前题)》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沂孙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苏轼、杜甫等诗人的诗作,可以进行诗词对比。
  • 《宋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人韵赠北山僧 和陈水云湖庄韵 和鲍县尉 壕上 过弋阳 贵溪夜泊寄赵昌甫 龟峰寺 官田之集翁聘君失期陈伯寿赋诗率尔次韵 官舍初成 孤山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中夭 锵鎯 完名全节 屈士 齐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包含米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杀人不见血 深根蟠结 浑质 阿毗地狱 龙字旁的字 万缘俱净 老生常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