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7:35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其三 落叶 王沂孙 〔宋代〕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霜花刚刚覆盖青翠的树林,远望故国,凄凉之感早早袭来。落叶萧萧,逐渐堆积,纷纷还在坠落,门前荒径静悄悄。渭水的风起,洞庭湖的波涛涌动,经历了多少次秋末。想象着山崖半隐半现,千峰尽露,山中路径无人行走。前次题诗的红叶已不见踪影。追溯宫沟,暗流空自环绕。蝉鸣未停,飞鸿即将飞过,此刻的心情。乱影在窗前翻飞,碎声敲打着台阶,让人心生多少愁绪。望着我的居所何处,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清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落叶景象,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因战乱或政治变迁而流离失所,通过描绘落叶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落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晓霜初著青林”和“望中故国凄凉早”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的“萧萧渐积,纷纷犹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通过落叶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等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象征着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结尾的“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秋天的落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无助。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晓霜初著青林”中的“晓霜”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霜花 B. 夜晚的霜花 C. 秋天的霜花 D. 冬天的霜花
诗中“望中故国凄凉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国的喜悦 B. 对故国的思念 C. 对故国的憎恨 D. 对故国的冷漠
诗中“萧萧渐积,纷纷犹坠”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花朵 B. 夏天的果实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花
诗中“渭水风生,洞庭波起”象征着什么? A. 和平与宁静 B. 动荡与变迁 C. 繁荣与昌盛 D. 孤独与无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