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43
原文展示: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白话文翻译:
通往铜柱和朱崖的道路异常艰难,伏波将军和横海将军曾在此登坛誓师。越人自愿进贡珍贵的珊瑚树,汉朝的使者何必费力戴上獬豸冠。疲惫的马儿在山中担忧日落,孤独的舟船在江上害怕春寒。这种贡品向来被称为难得之物,恐怕君王也不忍心看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谓对杜侍御送贡物的戏谑之作,通过描述贡物的艰难运输和珍贵,反映了当时朝廷对边远地区的剥削和人民的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贡物运输的艰难和珍贵性的描述,反映了唐代边远地区的艰苦生活和朝廷的剥削。诗中“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描绘了运输过程中的艰辛,而“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则暗示了贡物的珍贵和君王对此的矛盾心理。整体上,诗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贡物运输的艰难和珍贵性的描述,反映了唐代边远地区的艰苦生活和朝廷的剥削,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铜柱”和“朱崖”分别象征什么? A. 南越的边界和边远之地 B. 财富和尊贵 C. 运输的艰辛和孤独 D. 公正和历史背景
“伏波横海旧登坛”中的“伏波横海”指的是谁? A. 南越王赵佗 B.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和横海将军韩说 C. 唐代诗人张谓 D. 汉朝使者
诗中的“珊瑚树”象征什么? A. 南越的边界 B. 边远之地 C. 财富和尊贵 D. 运输的艰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