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7-27 20:50:24

诗句

蛩怨青莎老,萤飞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

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50:24

原文展示:

蛩怨青莎老,萤飞秋水深。 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雄剑鸣初匣,寒衣补硬针。 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

白话文翻译:

蟋蟀抱怨青草地已经老去,萤火虫在深秋的水边飞舞。 庭院延长了夜色,砧板和杵臼唤醒了秋天的思绪。 宝剑在剑鞘中发出初鸣,寒冷的衣物用硬针修补。 年老后写诗作赋的兴致减少,即使白发侵袭也无所谓。

注释:

  • 蛩:蟋蟀。
  • 青莎:青草地。
  • 萤:萤火虫。
  • 庭除:庭院。
  • 砧杵:捣衣用的砧板和杵臼。
  • 雄剑:宝剑。
  • 二毛:指白发。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慨。首两句通过对蟋蟀和萤火虫的描写,传达了秋天的寂寥和深沉。中间两句以庭院和砧杵为媒介,引入了秋夜的宁静和思绪的波动。后两句则通过宝剑和寒衣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接受和淡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首句“蛩怨青莎老”,通过蟋蟀的抱怨,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衰老。
  • 次句“萤飞秋水深”,以萤火虫的飞舞,加深了秋夜的神秘和深邃。
  • 第三句“庭除延夜色”,庭院延长了夜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第四句“砧杵发秋心”,砧杵的声音唤醒了秋天的思绪,引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 第五句“雄剑鸣初匣”,宝剑的鸣响象征着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 第六句“寒衣补硬针”,寒冷的衣物需要用硬针修补,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坚韧。
  • 最后两句“老来词赋懒,从使二毛侵”,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淡然和对时光流逝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蛩怨青莎老”中的“怨”字,赋予了蟋蟀人的情感。
  • 象征:如“雄剑鸣初匣”中的宝剑,象征着内心的激荡。
  • 对仗:如“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晚年生活的感慨与接受。通过秋夜的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蛩怨:蟋蟀的抱怨,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衰老。
  • 萤飞:萤火虫的飞舞,加深了秋夜的神秘和深邃。
  • 庭除:庭院延长了夜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砧杵:砧杵的声音唤醒了秋天的思绪,引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 雄剑:宝剑的鸣响象征着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 寒衣:寒冷的衣物需要用硬针修补,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萤火虫 C. 蝴蝶 D. 蜜蜂

  2. “萤飞秋水深”中的“萤”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萤火虫 C. 蝴蝶 D. 蜜蜂

  3. 诗中的“二毛”指的是什么? A. 白发 B. 黑发 C. 灰发 D. 金发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秋天的山居为背景,描绘了宁静的自然风光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夏日十二首 其十一》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刻认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雪后观潩水 送三哥守蜀 同曼叔化光游卞氏园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其一 之灵岩三首 和曼叔昆阳城 杜君章家赋海棠二首 闻彝叟游展江亭 依韵答钦之学士草堂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称体载衣 楞眉横眼 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雀喧鸠聚 驼载 马列 面是背非 目字旁的字 鞍马 又字旁的字 七大家 结根 情文相生 父字头的字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