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07:30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其一
—— 韩维〔宋代〕
楼外阑班晓斗垂,霜晴宫瓦湿琉璃。
珠幢羽节严仙仗,桂酒椒浆洁祠仪。
寒气导迎通律管,神光飞动属坛壝。
定闻贾傅开良对,天子斋居待受釐。
在楼外,栏杆上挂着的斗柄在晨曦中微微下垂,霜冻后的晴天使得宫殿的瓦片上湿润透亮。
珠帘摇曳,羽毛装饰的仙人法器庄严肃穆,桂花酒和椒浆在洁净的祭祀仪式中备齐。
寒气引导着迎接的仪式,乐声传来,神光飞舞于坛前。
我定能听见贾谊和傅毅的对话,天子在斋房中静候着接受祭祀的恩典。
作者介绍:
韩维,字士杰,号拙斋,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多变,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冬之际,借助冬季的节气和祭祀活动,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以及对古代文化和仪式的思考。立冬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万物的凋零和寒冬的到来,诗人通过描写祭祀的场景,传达了对神明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祭祀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庄重的氛围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楼外阑班晓斗垂”开篇即以细腻的景象引出主题,清晨的寒霜与天际的北斗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接下来的“珠幢羽节严仙仗”描绘了神明的威严,诗人通过对珠帘和羽节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庄重感。
“桂酒椒浆洁祠仪”则展现了祭祀时的丰盛与庄重,桂酒和椒浆的搭配不仅传达了对神明的敬意,还突显了古代祭祀文化的丰富。后面的“寒气导迎通律管”以寒气为引,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祭祀的节奏,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宇宙观。最后两句通过提到贾谊与傅毅的对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传统的祭祀文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神明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如“珠幢羽节”的对仗,更加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与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神灵的敬畏,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幢羽节”象征什么?
A. 祭品的丰盛
B. 神明的威仪
C. 自然的变化
D. 时间的流逝
“寒气导迎通律管”中的“寒气”指的是什么?
A. 天气变化
B. 祭祀的气氛
C. 自然的节奏
D. 人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贾谊与傅毅是谁?
A. 古代著名的诗人
B. 古代政治家
C. 古代文人
D. 古代神话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韩维的《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 其一》和杜甫的《立冬》,两首诗都以立冬为背景,但韩维更侧重于祭祀的庄重与文化,而杜甫则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变化,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