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寓陈杂诗十首》

时间: 2025-05-18 16:16:11

诗句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

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

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

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

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

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

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

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

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

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6:16:11

原文展示:

寓陈杂诗十首 张耒 〔宋代〕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 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 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 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 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 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 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 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 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 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

白话文翻译:

旅馆不能久留,我收拾行李搬到新家。 新家虽然简陋,但树木茂盛,枝叶扶疏。 我打扫了一块地方,用琴书消磨时光。 夜里风云突变,大雨如注。 雨点像强箭一样,穿透了我的老屋。 我半夜点起明烛,移动床铺保护我的孩子。 听说北城那边,老弱病残都住在堤上的临时住所。 官员们拿着工具,指挥着成千上万的劳工。 一个小小的漏洞可能导致堤坝决口,城市变成一片汪洋。 我已经衰老很久了,难道还怕变成水中的鱼吗?

注释:

  • 传舍:旅馆。
  • 束装:收拾行李。
  • 苟完:简陋但勉强能住。
  •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 寻丈地:打扫出一块地方。
  • 朝晡:早晚。
  • 决渠:水流汹涌的样子。
  • 老屋涂:老屋的屋顶。
  • 明烛:明亮的蜡烛。
  • 雏:孩子。
  • 北城隅:北城的一角。
  • 堤上庐:堤坝上的临时住所。
  • 畚锸:挖土的工具。
  • 役千夫:指挥成千上万的劳工。
  • 蚁漏:小漏洞。
  • 城闉:城墙的门。
  • 江湖:泛指水域。
  • 惮:害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寓居陈州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自然灾害、官吏的劳役等,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搬家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冲击。诗中,“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生动描绘了暴雨的猛烈,而“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则形象地表达了雨势的凶猛和对老屋的破坏。后文提到北城的老弱病残和官吏的劳役,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不幸。最后,“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旅馆不能久留,我收拾行李搬到新家。
  2. “新居亦苟完,佳木颇扶疏。”:新家虽然简陋,但树木茂盛,枝叶扶疏。
  3. “洒扫寻丈地,琴书遣朝晡。”:我打扫了一块地方,用琴书消磨时光。
  4. “风云中夜变,大雨如决渠。”:夜里风云突变,大雨如注。
  5. “落点若强箭,穿我老屋涂。”:雨点像强箭一样,穿透了我的老屋。
  6. “中夜起明烛,移床护吾雏。”:我半夜点起明烛,移动床铺保护我的孩子。
  7. “传闻北城隅,老弱堤上庐。”:听说北城那边,老弱病残都住在堤上的临时住所。
  8. “官吏操畚锸,纷纷役千夫。”:官员们拿着工具,指挥着成千上万的劳工。
  9. “蚁漏或一决,城闉变江湖。”:一个小小的漏洞可能导致堤坝决口,城市变成一片汪洋。
  10. “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我已经衰老很久了,难道还怕变成水中的鱼吗?

修辞手法:

  • 比喻:“落点若强箭”将雨点比喻为强箭,形象生动。
  • 拟人:“风云中夜变”赋予风云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传舍不可久,束装投新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和超脱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风云”、“大雨”、“强箭”、“老屋涂”、“明烛”、“雏”、“堤上庐”、“畚锸”、“千夫”、“蚁漏”、“城闉”、“江湖”。
  • 意象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和社会意象,如风云和大雨的自然灾害意象,老屋涂和明烛的家庭生活意象,堤上庐和千夫的社会现实意象,以及江湖的生死意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点若强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提到的“北城隅”是指什么地方? A. 北城的一角 B. 北城的中心 C. 北城的边缘 D. 北城的堤坝
    3. 诗中“吾衰也久矣,岂复惮为鱼”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生死的恐惧 B. 对生死的淡然 C. 对生死的逃避 D. 对生死的无奈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苏轼的《江城子》通过梦境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春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张耒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齐安春谣五绝 其一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其七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视园中花乃殊不 偶成 秋怀十首 秋日游柯市 黄几道哀挽 谢人惠金沙酴醾二首 竟陵酒官舍北有数步草岁寒霜落犹郁然也予为障其风霜暮冬尚自如一日大火焚舍无遗复往寻草不复有矣 题扇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闼的词语有哪些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鋈续 一微尘 豫早 征讯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荒郊野外 劲健 草字头的字 钜儒宿学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廾字旁的字 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兵连祸接 齐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長字旁的字 乳声乳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