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3:11
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
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
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
只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在我的家乡,松树和菊花已半荒芜,独自一人拄着杖,穷年累月只求一份安然。占卜得到的地灵并非依赖算命,而是知道人们的尊贵在于自己陶冶情操。早已熟悉郭璞的言论,常常感到其多有验证,而我老了,心中所想却比颜渊的“含意”更加疏远。我只想把这些道理写成方士的传记,借助您的名字和姓氏去出版一本新书。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和,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主张变法著称,推动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诗词方面则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感悟,尤其是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生活的思考后,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在晚年时的自省与沉思,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家乡松菊的荒凉,暗示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接着,他通过占卜与陶冶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认为真正的尊贵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利。诗中提到的郭璞与颜渊,暗示了王安石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在自谦中流露出他对自我内心的疏离感。
在最后两句中,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希望将生活感悟写成书籍的愿望,借助他人的名声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这种对传统方士文化的追求与对自身思想的自信交织在一起,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复杂性。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个人内心的修养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家山”指的是哪里?
“杖策穷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希望借助谁的名声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