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23
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
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
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
尘土轻轻扬起,却无法自我控制,纷纷扰扰的生物更是相互吹动。
尘土翻滚成了地上的万千烟雾,四散到人间的道路交叉口。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甘心沉迷于眼前的景象,哪几家能悠然自得,清闲自在呢?
超然的境界,只有在江湖之上,偶尔还能见到波涛汹涌,担心我何时才能再次相遇。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的倡导者,致力于政治、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次韵昌叔咏尘》是在王安石与友人昌叔的诗歌交流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感慨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在当时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中体现了王安石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次韵昌叔咏尘》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用“尘土轻扬”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尘世纷扰的场景。尘土的轻扬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控,随即引入“纷纷生物”,更是强调了世事的复杂和繁杂。通过“翻成地上万烟雾”,王安石不仅描绘出一幅混沌的画面,也暗示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奈。
接下来的“散在人间要路岐”,则引导我们反思人生的选择与方向。这里的“岐”字,暗示着人生路口的抉择,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在无奈中又显得深邃。诗的后半部分,“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眉”,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中迷失自我,唯有少数人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与安宁。
最后一句“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将诗歌推向高潮,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他渴望超脱世俗的心情。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对尘世的描绘,反映出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悲观,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尘世的纷扰与追求内心的宁静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更引导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诗中“尘土轻扬”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几家清坐得轩眉”反映了什么情感?
“超然只有江湖上”中的“江湖”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