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47
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
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
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
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
几次倚在栏杆上,懒洋洋的看着窗外,月光洒在地上。
春夜的滴漏声本就让人难以入眠,何况今夜我没有醉意。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依偎在你的玉臂旁,往昔的温情如今已显冷落。
两处薄薄的罗衾之下,心里都流淌着夜半的清泪。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抒情的场景,诗人借用月光和春夜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明月和春夜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但在诗中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作者介绍:史承谦(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而受到关注。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丰富,常用细腻的描写来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受到压抑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孤寂,表达了对失去情感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盼。
《荆州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借助栏杆、月光和滴漏声,展现了心中的孤寂与思念。开头两句通过“几曲栏干惰倚,帘外月华铺地”,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似乎在灯下独自沉思,月光洒在地上,给人一种清冷的美感。而“春漏本难听,况是今宵不醉”则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春夜的滴漏声在此刻显得格外刺耳,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失落与忧伤。
接下来的“何日重偎玉臂,冷落年时芳意”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思念的同时,感受到爱情的冷落,似乎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再次依偎在心爱的人身旁,感受那份温暖。
最后两句“两处薄罗衾,都有夜阑清泪”则是全诗的高潮,薄薄的被褥下,诗人与爱人的思念交织,泪水在夜阑之时悄然滑落,透出一种无奈与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失落的爱情和孤独的人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思念和孤独感,表达了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月华”指的是什么?
“何日重偎玉臂”中,“玉臂”象征着什么?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