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9:26
不尽燕山万里。
惨淡边秋无际。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
此是当年幽蓟。
白草萧萧故垒。
古戍几人还,牧马黄埃空起。
这无尽的燕山连绵万里,
悲凉的边疆秋色无边无际。
在哪里缅怀那些残存的军队,只有一片荒凉的城池和废弃的水域。
这里就是当年幽州的边境,
白色的草丛萧条在旧城垒上。
古老的防御工事还有多少人回归,
只见牧马人在黄沙中空荡荡地出现。
溥儒(1896年-1963年),字子贞,号澄庵,近代诗人、书法家,出生于北京。他的诗歌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常以历史、边塞为题材,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荆州亭 秋日登土城》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表现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边疆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战争后果的沉痛感受。诗的开头以“燕山万里”引入,展现出广阔而孤寂的边疆,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接着,诗人用“惨淡边秋无际”来形容边境的荒凉和景色的凄惨,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无尽的哀愁。
“何处吊残军,一片荒城废水”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对战争的追忆和对士兵命运的悲叹。残军和荒城的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此是当年幽蓟”则是对历史的回望,幽蓟作为古代的重镇,如今已变得荒凉,唤起人们对往昔的追忆与惋惜。在接下来的“白草萧萧故垒”中,白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枯竭,古戍的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生感慨。
最后一句“牧马黄埃空起”,用牧马人与黄沙的意象,进一步加重了荒凉感,似乎在提醒人们:历史虽已过去,但留下的只有空虚与孤独。整首诗情感朴素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荒凉,表达对战争后果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燕山”指的是哪里?
“惨淡边秋无际”中的“惨淡”指的是什么?
“白草萧萧故垒”中“故垒”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