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36
苦竹黄芦想像,湓浦浔阳怊怅。
半幅小丹青,画出东船西舫。
白傅青衫已往,商妇琵琶犹响。
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边风景的想象,苦竹和黄芦在眼前浮现,湓浦和浔阳的景色让人感到怅惘。画作虽只是一幅小小的丹青,却能生动地描绘出东船西舫的景象。曾经身穿白色青衫的人已经离去,商妇的琵琶声依然在耳边回响。无尽的断肠之声,其实只存在于纸上的文字之中。
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对生活深切的观察而著称。维崧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为题材,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荆州亭》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苦短的感悟。在诗歌中,作者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社会背景对个体的影响。
《荆州亭 题扇上琵琶行图》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开篇以“苦竹黄芦”描绘了江边自然的宁静与清幽,接着提到的“湓浦浔阳”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积淀,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历史的沉思。
在“半幅小丹青”中,诗人将绘画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表达的有限。虽然画作仅为小幅,却能表达出东船西舫的动人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画中,感受到船舶往来的生动场景。接着,诗人提到“白傅青衫已往”,这句话意在表达对逝去的文人风采的怀念,似乎在告诉我们,曾经的美好已然消逝,留下的只有琵琶声的余响。
而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无限断肠声,只在行间纸上”,将内心的悲伤与孤独通过文字传达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层面深刻而动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织,传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苦竹与黄芦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而琵琶的声音则让人联想到人类情感的脆弱与坚韧。
诗中提到的“苦竹”象征什么?
“白傅青衫已往”中的“青衫”指代什么?
诗中的琵琶声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