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04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杜荀鹤 〔唐代〕
三伏闭门披一衲,
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
灭得心中火自凉。
在三伏的酷暑中,我在家中闭门独坐,穿着一身僧衣,
周围没有松树和竹子遮挡我的房子和走廊。
修禅并不一定要在山水之间,
只要能熄灭心中的炙热,心中自然会感到凉爽。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唐代诗人,字景升,号庐山隐士,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醉心于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与修行的体验,以及在酷暑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理状态。
杜荀鹤的《夏日题悟空上人院》是一首表现内心修行和对自然的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写酷暑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三伏闭门披一衲”中,诗人身处闷热的环境,却选择独自闭门,以僧衣为伴,象征着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清净。诗句中的“无松竹荫房廊”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自然的隔离,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索自我。
“不必须山水”一句,传达出一种禅宗思想,即修行并不依赖于外在的环境,心灵的平静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最后一句“灭得心中火自凉”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通过修行而获得的内心的凉爽。诗人在酷暑中通过心灵的安宁,达到了超越自然环境的境界。
整首诗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修行的内在化,强调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三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认为安禅需要依赖什么?
“灭得心中火自凉”中“火”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杜荀鹤的《夏日题悟空上人院》,探索其深刻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