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夜苦吟》

时间: 2025-04-26 04:44:04

诗句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04

原文展示:

秋夜苦吟
杜荀鹤 〔唐代〕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

白话文翻译:

整夜吟哦到三更,却仍未能写出题目。
只有竹林中的风声、松树间的雨声、花朵轻轻摇曳,显得凄凉。
如果此时有人前来倾听,才会发现那巴猿是多么无声无息,根本不懂得啼叫。

注释:

  • 吟尽:吟哦到尽头,表示长时间吟咏。
  • 三更:指夜深时分,通常指午夜。
  • 著题:写出题目,指诗人未能创作出诗句。
  • 竹风:竹林中吹来的风声。
  • 松雨:松树间滴落的雨声。
  • 花凄凄:花朵摇曳,显得凄凉。
  • 巴猿:指一种猿猴,因环境的静默而不啼。

典故解析:

巴猿:巴猿是指生活在巴蜀地区的一种猿猴,因其特有的叫声被称为“巴猿”。在古诗中,猿声常常与孤独、凄凉相联系,是一种表达悲伤情感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字子美,号杜少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尤其对秋夜的描写极具细腻的感受。

创作背景:

《秋夜苦吟》作于秋夜,诗人独自吟咏,思绪纷飞,未能成诗,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孤独和凄凉。此时,竹风松雨的声音渗透着诗人的情感,巴猿的沉默更是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寂。

诗歌鉴赏:

《秋夜苦吟》以清幽的环境描绘和深刻的内心感受为主,展现了诗人在孤独夜晚的沉思。首句“吟尽三更未著题”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创作苦恼,显示出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困惑。接下来的“竹风松雨花凄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气氛,仿佛在说,尽管外界环境宁静,内心的波动却无法平息。

而“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则通过假设的情景,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即使身边有自然的声音,孤独的他也无法从中寻找到共鸣。巴猿的沉默不仅是对环境的反应,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孤独而深邃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内心的焦虑,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尽三更未著题:诗人夜间吟咏,已至深夜,但仍未能写出诗题,表现出创作的艰辛。
  • 竹风松雨花凄凄:描绘周围的自然环境,竹子随风而动,松树间的雨声,花朵在夜色中显得凄凉,增强了孤独感。
  • 此时若有人来听:假设若有他人陪伴,或许能缓解孤独。
  • 始觉巴猿不解啼:意识到即使有他人,也无法打破这种沉默与孤独,巴猿的沉默更是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拟人:竹风、松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气氛的渲染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突显孤独的氛围。
  • 意象:竹、松、雨、花、猿等意象交织,构建出秋夜的凄清与孤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苦恼和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孤寂,表现了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风:象征清幽、宁静,反映诗人的清雅情怀。
  • 松雨:象征自然的洗涤与沉静,同时也隐含着诗人的忧虑。
  • 花凄凄: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的情感。
  • 巴猿:象征孤独、寂静,反映出诗人在创作中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吟哦到几更时分?

    • A. 一更
    • B. 三更
    • C. 五更
  2.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 A. 竹风
    • B. 松雨
    • C. 花
    • D. 以上皆是
  3. 巴猿的沉默象征着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
    • C. 忙碌

答案:

  1. B. 三更
  2. D. 以上皆是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在夜晚描绘孤独,但多了对历史的思考。
  • 《秋夕》:展现秋夜的景色与情感,有着更深的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夏日诗 从驾还京诗 从驾巡游诗 相逢狭路间 赠眠云道者 拟黄鲁直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 铁锁桥 竹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抬脚动手 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冒开头的成语 兰芝常生 流华 足字旁的字 撰修 马到功成 柴栅 阿香车 山芎 歹字旁的字 包含雅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卷土重来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