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47
原文展示:
匣中长剑未酬恩,不遇男儿不合论。
闷向酒杯吞日月,闲将诗句问乾坤。
宁辞马足劳关路,肯为渔竿忆水村。
两鬓欲斑三百首,更教装写傍谁门。
白话文翻译:
匣子里的长剑还未报答恩情,难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郁闷地对着酒杯,似乎可以吞下日月,闲暇时用诗句向天地询问。
宁愿辞别马车的劳累,愿意用渔竿追忆水边的村庄。
两鬓渐渐斑白,写了三百首诗,究竟要依附在谁的门前呢?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杜荀鹤的晚年,诗人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与困顿,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投郑先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友谊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匣中长剑未酬恩”引入,通过长剑象征着未能施展的才华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接着,诗人用“闷向酒杯吞日月”来描绘自己郁郁寡欢的状态,似乎在借酒消愁,但又感到无从发泄。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通过“宁辞马足劳关路,肯为渔竿忆水村”的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渴望追逐理想,又感到无望与孤独。最后一句“两鬓欲斑三百首”更是将个人的创作与生命的流逝相联系,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流露出孤独与迷茫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匣中长剑”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才华与理想 c) 财富 答案:b
诗中“宁辞马足劳关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生活的厌倦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诗人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通过描绘城市 b) 通过“渔竿”的意象 c) 通过酒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杜荀鹤的《投郑先辈》更多地表现了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反思,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热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塑造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