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45
原文展示: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 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 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 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七夕佳节来临,乡里的人们争相夸赞节日的气氛新颖。 乌鹊搭成的桥头已是一片凉爽的夜晚,黄姑渚边暂时归家的人们。 月亮缓缓移动,斜射的光线渐渐收敛,蜘蛛丝巧妙地编织着真挚的情感。 占卜的摊位沉寂无人问津,年年有人乘槎前往天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其诗文风格清新,尤工于诗,多写景抒情之作。此诗描绘七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七夕作为传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有各种庆祝活动,诗人通过描绘七夕的景象,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和对归家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情感。首联点明时间,七夕佳节,乡里人们争相夸赞节日的气氛新颖,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颔联以乌鹊桥和黄姑渚为意象,描绘了凉爽的夜晚和归家的人们,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颈联通过月亮的移动和蜘蛛丝的编织,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情感。尾联则以占卜摊位的沉寂和年年有人乘槎前往天津,暗示了节日的传统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七夕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悦和对归家之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
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
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
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七夕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悦和对归家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对乌鹊桥、黄姑渚、月亮和蜘蛛丝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的情感。尾联则通过占卜摊位的沉寂和年年有人乘槎前往天津,暗示了节日的传统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鹊桥”象征着什么? A. 爱情和相聚 B. 分离和悲伤 C. 时间和变化 D. 归宿和安宁
诗中提到的“黄姑渚”象征着什么? A. 爱情和相聚 B. 分离和悲伤 C. 时间和变化 D. 归宿和安宁
诗中提到的“月亮”象征着什么? A. 爱情和相聚 B. 分离和悲伤 C. 时间和变化 D. 归宿和安宁
诗中提到的“蜘蛛丝”象征着什么? A. 爱情和相聚 B. 分离和悲伤 C. 时间和变化 D. 细腻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