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09
《虞美人 其二》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高楼远阁花飞遍。
急雨捎池面。
翛翛杨柳不知门。
多少乱莺啼处暮烟昏。
银钩小字题芳絮。
宛转回文语。
可怜单枕梦行云。
肠断江南千里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高楼远阁上花瓣四散的景象,急雨轻轻拍打着池面,杨柳随风摇曳却没有归处。多么多的黄莺在暮色中啼叫,伴随着淡淡的烟雾。银色的钩字在芳草上写下,宛转悠扬的文字如同回文。可怜我独自一人在枕边,梦中游荡的云彩,让我肠断于江南那千里之外的游子。
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与孤独感。
《虞美人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以“高楼远阁花飞遍”开篇,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花瓣随风飘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随后一句“急雨捎池面”,却突转入雨中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幻。
中间部分“翛翛杨柳不知门”,描绘了杨柳轻舞的情景,给人一种恍惚与迷失的感觉。此时,黄莺的啼鸣在暮烟中显得格外凄凉,传达出一种孤独的心绪。
最后几句则将情感升华,诗人以“银钩小字题芳絮”描绘了情书的美好,却又用“可怜单枕梦行云”表现出孤独与失落,留下了千里未归的游子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事的深刻感受,展现了方千里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悟。
诗中“高楼远阁”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凄凉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A
“翛翛杨柳不知门”中的“杨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孤独与迷失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千里未归人”指代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游子
C. 朋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