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3:50
江南忆,江水白云天。
几点归帆斜岸外,一行去雁暮烟前。
杨柳画堤边。
在江南怀念,江水与白云交融在天空。
几只归来的帆船斜靠在岸边,一行大雁飞向暮霭前。
岸边的杨柳如画般美丽。
江南作为文化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广泛的表现,常常与温柔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杨柳则常用以表达离别与思念,古人常以柳树寄托情感。
张恨水(1895年-1967年),原名张德明,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独特。张恨水在文学上以小说见长,他的诗歌则以抒情和自然景观为主。
《忆江南十阕》是张恨水在1950年代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对江南美丽自然景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忆江南十阕 其三》是一首充满浓郁乡愁的诗。诗中通过对江南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开头的“江南忆”,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怀旧的氛围。江南的水乡特有的水面、白云、归帆,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几点归帆斜岸外”这一句,描绘了归家的船只,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斜靠在岸边的船帆,似乎在诉说着归心似箭的渴望。而“一行去雁暮烟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飞去的雁阵让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或故乡,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
最后一句“杨柳画堤边”,以杨柳作为点睛之笔,突出了江南的柔美与温婉,杨柳常被用作离愁别绪的象征,诗人运用这种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层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江南风光,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人们心中深深的乡愁。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江南自然风光的赞美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的“归帆”象征什么?
“杨柳画堤边”中的“画堤”指的是什么?
诗中“去雁”指的是?
对比张恨水的《忆江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之情,但张恨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两首诗虽风格不同,却同样传递了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