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4:10
忆江南故宅
作者: 夏诒 〔清代〕
碧天如水夜冲融,
怕忆江南旧宅空。
冷落双扉尘没槛,
萧条四壁草成丛。
庭前莺老无人管,
江上鱼沈有梦通。
应是金乌怜寂寞,
朝来依旧下墙东。
在碧蓝的天空下,夜晚的景色如同水一样融洽,我害怕回忆起江南的旧宅显得空荡荡的。双扇门冷落,尘土覆盖了窗槛,四周墙壁萧条,长满了杂草。庭前的黄莺年老无人在意,江边的鱼儿沉入水中似乎在做梦。想必是金色的太阳怜惜这份寂寞,今天早晨依然从墙东照射过来。
夏诒(1759年-1837年),字子骞,号青云,晚号思白,清代诗人,生于江苏省,擅长诗词,文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热爱。
《忆江南故宅》是在夏诒晚年时创作的,诗人面临人生的孤独与回忆,旧宅的情景勾起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忆江南故宅》通过描绘一个清澈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江南的深情怀念。诗的开头以“碧天如水夜冲融”设置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背景,随后转入对旧宅的回忆,情感由美转入怅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冷落双扉尘没槛”和“萧条四壁草成丛”的描写,表现出旧宅的荒凉,仿佛时间在此停滞,岁月的流逝让一切都显得无比苍凉。接着,诗人以“庭前莺老无人管,江上鱼沈有梦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黄莺和鱼儿的孤独和无助,恰如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落寞。最后一句“应是金乌怜寂寞,朝来依旧下墙东”则以太阳的再次升起,象征着希望的到来,然而内心的寂寞却依旧难以消散。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故宅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孤独和无奈的情绪,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诗中“碧天如水”指的是哪个意象?
诗人对旧宅的情感是:
“应是金乌怜寂寞”中的“金乌”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