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

时间: 2025-08-13 23:08:08

诗句

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23:08:08

原文展示

玉箸真文久不兴,
李斯传到李阳冰。
正悲千载无来者,
果见僧中有个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篆书这一古老书法艺术的怀念和惋惜。诗人感慨,真正的篆书已很久没有兴盛过,自李斯传授书法以来,李阳冰也是书法的名家。诗人正悲伤千年间无人再出现这样的书法家,没想到在僧人中竟然出现了一位这样的人。

注释

  • 玉箸:指的是精美的筷子,这里比喻书法的优雅。
  • 真文:指正宗的文体,这里特指篆书。
  • 李斯:秦朝著名的书法家,篆书的代表人物。
  • 李阳冰:东汉时期的书法家,擅长篆书。
  • 僧中有个僧:指在僧人中出现了一个优秀的书法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79-868),唐代诗人,字景初,号隐居,晚号长安居士。齐己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尤擅长写佛教题材的诗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佛教哲学和个人感悟,深具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正值书法艺术的一个鼎盛时期,但范围内也有书法逐渐没落的现象。诗人在书法上有深厚的造诣,关注到篆书的衰落,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篆书艺术的怀念与惋惜。

诗歌鉴赏

齐己在《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中,通过简练的字句,传达了对篆书艺术的深切思考和忧虑。诗的开头提到“玉箸真文久不兴”,用“玉箸”这一优雅的意象,隐喻书法的高贵和精致,表现出篆书艺术的稀缺与不振。接下来的“李斯传到李阳冰”,则将历史与现实相连,表明自古以来,篆书有过辉煌的传承,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传承似乎已经被遗忘。

“正悲千载无来者”更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此表达出对篆书艺术的忧伤和失落,仿佛在叹息千年来再无像李斯、李阳冰那样杰出的书法家。而最后一句“果见僧中有个僧”,则是点睛之笔,出乎意料地在僧人中发现了一位优秀的书法家,给了诗人一丝希望,表明即使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依然可能涌现出新的才华。

整首诗情感真挚,概括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艺术传承的期盼,体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热爱与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箸真文久不兴:表达了诗人对篆书不再盛行的感伤。
  2. 李斯传到李阳冰:提到著名的书法家,表明篆书曾有辉煌的历史。
  3. 正悲千载无来者:表现出对后继无人的痛惜。
  4. 果见僧中有个僧:意外地发现了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带来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玉箸真文”与“李斯传到”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引喻:通过“玉箸”来引喻篆书的雅致与珍贵。
  • 反讽:在悲伤中引出希望,形成情感的反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篆书衰落的感慨,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箸:象征书法的高雅与精致。
  • :象征精神的追求与文化的传承,突显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仍然存在着优秀的书法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书法家分别是谁?

    • A. 王羲之和颜真卿
    • B. 李斯和李阳冰
    • C. 欧阳询和虞世南
  2. “玉箸真文久不兴”中的“真文”指的是什么艺术形式?

    • A. 书法
    • B. 绘画
    • C. 音乐
  3.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失望
    • C. 希望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颜真卿《祭侄文稿》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均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但王羲之的作品更侧重于书法的流畅与美感,而齐己则通过怀旧的情感表达对篆书的忧虑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书法艺术史》
  • 《齐己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迈杂篇六首 送焦浚明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侯尉家听琵琶 撼庭竹(宰太和日吉州城外作) 戏咏煖足瓶二首 其一 漫书呈几复三首 竹下把酒 题李亮功家周昉画美人琴阮图 同尧民游灵源庙廖献臣置酒用马陵二字赋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刬恶锄奸 不断如带 西歪东倒 拊髀 厄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封杀 加诬 撺哄鸟乱 大大落落 彷徨四顾 见噎废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