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2:22
玉泉神运寺,寒磬彻琴堂。
有境灵如此,为官兴亦长。
吏愁清白甚,民乐赋输忘。
闻说巴山县,今来尚忆张。
在玉泉的神运寺里,寒冷的磬声响彻琴堂。
这样的境地灵秀,做官的自然会长久兴旺。
官吏忧愁于清白的名声,百姓则快乐地忘记了赋税的负担。
听说巴山县,我如今依然想念张明府。
“玉泉神运寺”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寺庙,象征着高洁和安宁的环境。“寒磬彻琴堂”则强调了诗人对环境的喜爱与陶醉。“为官兴亦长”反映了诗人对官员的期望,认为在这样灵秀的环境中,官员应该能清白为政、长久兴旺。
齐己,字景初,号东皋,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写于齐己在当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清明和百姓安乐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齐己的《寄当阳张明府》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玉泉神运寺的宁静与清幽,给人以心灵的安宁。第一句“玉泉神运寺”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典雅的境地,配以“寒磬彻琴堂”的音响效果,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这样的自然环境让人为官者感到兴旺长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接着,诗中提到“吏愁清白甚,民乐赋输忘”,通过对比表达了官员的忧虑与百姓的乐观,体现出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最后一句“闻说巴山县,今来尚忆张”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人情的思考,展现了齐己的思想深邃和情感细腻。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纯净人性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A. 玉泉神运寺
B. 清凉寺
C. 昭明寺
诗中“吏愁清白甚”中的“吏”指的是哪个群体?
A. 百姓
B. 官员
C. 僧人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张明府
B. 自己
C. 友人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齐己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友谊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心境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