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宜阳道中作》

时间: 2025-07-12 17:28:01

诗句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28:01

原文展示: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面的宜阳路上,我一路向下走,经过了岳山。路边的枫叶红得像遮住了店铺,满坡的芒花则白得如雪。山上的猿猴渐渐少了,水边的雁群却依然很多。夕阳西下,我依然继续前行,路过的村庄中,牧童们在高歌。

注释:

  • 宜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指岳山,这里可能是指特定的山名。
  • 枫叶:秋天的标志,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芒花:一种植物,秋天开白色花朵,常与丰收联系在一起。
  • 猿无山渐薄:猿猴的叫声逐渐减少,山林的生机似乎在减弱。
  • 雁众水还多:雁群聚集在水边,显示出丰盈的自然环境。
  • 日落犹前去:即使日落,我仍在前行。
  • 牧竖歌:指牧童们在放牧时唱歌,表现出乡村的宁静和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847),唐代诗人,字少游,号齐己。他主要以诗歌见长,尤其在五言绝句方面有较高的造诣。齐己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宜阳道中作》创作于齐己的旅途中,他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的美好,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宜阳道中作》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生动的描绘而深受喜爱。全诗通过描绘宜阳路上的秋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便以“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引入,营造出一种行旅中的悠闲与恬淡。接着,诗人用“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描绘出秋天的色彩对比,红色的枫叶与白色的芒花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描写生物的变化:“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通过对猿猴和雁群的描写,反映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给予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则表现了诗人行旅的坚持与乐观,虽然夕阳西下,但他依然充满希望,聆听着乡村牧童的歌声,这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真挚热爱,又蕴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宜阳南面路:指的是南向的宜阳路,开篇设定了行旅的背景。
  2. 下岳又经过:诗人经过岳山,暗示旅途的艰辛和路途的悠长。
  3. 枫叶红遮店:秋天的枫叶红得如火,遮住了店铺,体现出秋季的浓厚气息。
  4. 芒花白满坡:坡地上开满了白色的芒花,形成了秋日的另一种美。
  5. 猿无山渐薄:山中猿猴的叫声逐渐减少,象征自然的变化与衰退。
  6. 雁众水还多:水边的雁群依旧繁多,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丰盈。
  7. 日落犹前去:即使太阳落下,我依然继续前行,展现了诗人的不屈精神。
  8. 诸村牧竖歌:路过的村庄中,牧童们在歌唱,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对比:枫叶红与芒花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如“日落犹前去”,赋予日落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执著。
  • 意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枫叶:象征秋天的来临,代表着季节的变迁。
  2. 芒花:象征丰收与希望,白色的花朵在秋天中显得格外纯洁。
  3.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猿声的减少反映了环境的变化。
  4. :象征迁徙与团聚,水边的雁群展现了生命的韧性。
  5.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日落后仍然坚持前行,体现了追求不息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经过的山叫什么?

    • A. 泰山
    • B. 岳山
    • C. 黄山
    • D. 亳山
  3.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 A. 狐狸
    • B. 猴子
    • C. 雁
    • D. 鹿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齐己的《宜阳道中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齐己的诗更倾向于行旅中的观察与感悟,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傅郎岁暮还湘州诗 咏鹤 奉送始兴王诗 侍宴赋得夹池竹诗 咏石诗 经丰城剑池诗 侯司空宅咏妓诗 秋闺怨诗 游巴陵空寺诗 晚泊五洲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宵鱼垂化 耳根清净 王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笑讪 吹喇叭 那的 子字旁的字 碧空如洗 冤单 鹿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面不改容 后海先河 良药苦口 包含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