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时间: 2025-05-10 05:46:40

诗句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仆在扬州,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46:40

原文展示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作者:苏轼
类型:古诗词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仆在扬州,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白话文翻译

这块海石来自珠宫,色彩如同蛾翅般青绿。
在坡陀的尺寸之间,宛如蜿蜒的山峦。
两朵花顶上连绵,空洞如同三座茅屋的腹部。
我最初以为这是仇池的化身,又害怕是瀛洲的缩影。
殷勤的南方使者,向扬州的牧守馈赠。
我在扬州,程德孺从岭南解官,留给我这块石头。
得之喜悦无以入眠,与您交往绝不疏远。
用高丽的盆盛装,垫以文登的玉石。
我用高丽的铜盆盛装这块石头,又把登州的海石如碎玉般附于其旁。
幽幽的光芒在五夜之前,寒冷的气息压迫着三伏天。
年老如同寄生,茅舍久未安顿。
一人幸而可得,千里依旧追逐。
风流的贵公子,被流放至武当谷。
见山应该已经厌倦,何事夺走他所欲之物。
想要留住赵弱的嗟叹,宁愿背负秦曲的负担。
传观的事宜切勿轻许,暗道归去应当迅速。

注释

  • 仇池:古代传说中的美石,象征珍贵。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栖息地。
  • 高丽:指古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
  • 文登玉:文登是地名,盛产美玉。
  • 千里还相逐:表达不畏千里距离,仍愿相追的情感。
  • 风流贵公子:指身世显赫的年轻人,常用于描绘才子、佳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他的作品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均有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在扬州任职期间,因得到一块珍贵的仇池石而写。诗中充满了对美石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仇池石为引子,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海石”、“蛾绿”、“峰峦”等,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诗的开篇便以“海石来珠宫”引人入胜,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接着,通过对石头形态和色泽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此物的珍爱。

此外,诗中还夹杂了对人生、友谊和离别的思考。苏轼以“老人生如寄”感叹人生的无常,展现出他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邃与广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石来珠宫:句中的“海石”指珍贵的仇池石,暗示其来源的神秘和珍稀。
  2. 秀色如蛾绿:描绘石头的颜色,强调其美丽。
  3. 坡陀尺寸间:以形象的比喻表现石头的形态。
  4. 宛转陵峦足:意指石头的轮廓如同山峦般蜿蜒。
  5. 连娟二华顶:形容石头的顶端如同两朵花。
  6. 空洞三茅腹:视觉的延展,增加空间感。
  7. 初疑仇池化:引入对石头来源的思考。
  8. 又恐瀛洲蹙: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迷惘。
  9. 殷勤峤南使:表达了石头的珍贵是他人馈赠。
  10. 仆在扬州:诗人自述身份和背景。
  11. 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说明石头的来源及其与友人的关系。
  12. 得之喜无寐:表达对石头的喜爱。
  13. 与汝交不渎:强调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14.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展示对石头的珍重和装饰。
  15. 幽光先五夜:营造神秘的氛围。
  16. 冷气压三伏:对气候的描写,体现了诗的环境。
  17. 老人生如寄: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
  18. 茅舍久未卜:表达生活的艰辛。
  19. 一夫幸可致:表达人生的偶然与追求。
  20. 千里还相逐:强调对友谊的珍视。
  21. 风流贵公子:对流放者的同情。
  22.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反映对世俗的不满。
  23.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抉择。
  24.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提醒珍惜与友人的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秀色如蛾绿”,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美丽。
  • 拟人:赋予石头情感,表现其珍贵和诗人的喜爱。
  • 对仗:如“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珍贵的仇池石为线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友谊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仇池石:象征珍贵与美丽。
  • 海石:引发对自然美的思考。
  • 蛾绿:代表青春和活力。
  • 高丽的盆:象征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仇池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珍贵与美丽
    C. 权力
    D. 战争

  3. 诗中提到的“海石”指的是什么? A. 大海的波涛
    B. 珍贵的石头
    C. 海洋生物
    D. 海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展现了苏轼的豪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露出对人生、月亮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苏轼的《仆所藏仇池石》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苏轼则细腻而深沉。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任处士幽居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废宅花 都门晚望 过洞庭 赠陈逸人 旅中秋月有怀 榜曲 过耶溪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递手货 立体交叉 干字旁的字 不知寝食 屮字旁的字 民殷国富 沉机观变 同心并力 凶民 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须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走之旁的字 天荒地老 掎掣 閠字旁的字 须次 包含俞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