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6: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6:52:38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
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
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
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李播评事的寄托之情。诗中的“子列光殊价”意指李播才华出众,处于明理之时却又不自傲;“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传达了诗人宁愿没有良好的舟楫,也不愿在恶劣的风涛中航行的想法;“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表现了即使有宏伟的抱负与才华,也难以被世俗所理解与收敛;最后一句“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则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奇锋且自韬”可理解为对才华的自我收敛,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在明理的时代并未被认可,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以诗、文、词三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尤其以诗歌闻名于世。杜牧的诗风以清新、雅致见长,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反思,具有鲜明的个性。
此诗写于杜牧的晚年,时值社会动荡,杜牧在仕途中屡遭挫折,对社会与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借此诗寄托了对好友李播的期待和自身的感慨。
《寄李播评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达了杜牧对李播的欣赏与对当下社会的深刻思考。首句“子列光殊价”直接点明了李播的才华和价值,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认可与期待。而“明时忍自高”则反映了杜牧作为一位诗人对世态的观察,强调在明理的时代中保持谦逊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他宁可不依赖外物,也不愿意在逆境中挣扎。
“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表达了杜牧对于自身抱负的思考,尽管他有着伟大的抱负与才华,但在现实中却常常难以施展,暗含了对人生的不平与无奈。最后一句“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则如画一般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寄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出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认可与期望,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强调在明理的时代中保持谦逊的重要性,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悟,也传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子列光殊价”中的“光”指代什么?
诗人对李播的态度是:
“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杜甫的《登高》以雄浑的气势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杜牧的《寄李播评事》则展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两位诗人在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以上为对《寄李播评事》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