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九月海棠》

时间: 2025-05-04 14:59:06

诗句

烟抹霜林秋欲褪。

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

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

明月羞容生远恨。

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

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59:06

原文展示:

烟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明月羞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霜林正在消退,烟雾轻轻笼罩。西风吹来,仿佛还带着些许温柔。翠绿色的衣袖在寒意中显得格外怯怯,谁能传递庭院中的黄昏情信?明月因远方的思念而显得羞怯。忙着采摘那最后的娇花,簪满了宫中女子的发髻。醉意朦胧地倚在小栏杆上,花影如此贴近,却不该早早地让春风来分开。

注释:

  • 烟抹霜林:指烟雾笼罩着被霜覆盖的树林,形容秋天的景象。
  • 胭脂:古代用于化妆的红色粉末,这里比喻西风带来的微妙情感。
  • 翠袖:指绿色的衣袖,表明女子的柔美与娇弱。
  • 黄昏信:表示黄昏时分的情感传达,暗示离愁别绪。
  • 明月羞容:明月似乎因思念而显得羞愧,表现了情感的复杂性。
  • 簪满宫人鬓:簪子装饰在宫女的头发上,象征美丽与繁华。
  • 醉倚小阑:指在小栏杆上醉酒倚靠,表现了一种迷醉与无奈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仁宗皇帝(即明仁宗朱高炽)是明代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提倡文治,重视文化艺术,个人也颇有诗词才华。他的诗词风格多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九月,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个人的感慨,传达离愁别绪,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蝶恋花 九月海棠》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诗开篇以“烟抹霜林”引入,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秋景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吹破胭脂”的意象,西风带来的不仅是自然的变迁,更多的是情感的细腻与微妙。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翠袖怯寒愁一寸”中愈加明显,体现了女子在寒风中对温暖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期待。

诗中“明月羞容生远恨”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明月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远方的思念和无法触及的爱情。最后几句“醉倚小阑花影近”中,醉意的描绘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在花影中寻找着温暖和陪伴,却又感叹这份美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巧妙地表达了个人情感,既有对秋天的沉思,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抹霜林秋欲褪:描绘秋天的霜林,烟雾弥漫,给人一种即将消退的感觉。
  2. 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西风轻柔,像是轻轻撩拨情感,暗示温暖的情绪。
  3. 翠袖怯寒愁一寸:女子的衣袖在寒风中显得娇弱,体现对寒冷的畏惧与愁苦。
  4. 谁传庭院黄昏信:表达对情感的渴望与期待,问谁能传递那份情信。
  5. 明月羞容生远恨:明月因思念而显得羞怯,暗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6. 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采摘最后的花儿,装饰在女子的发间,象征美丽与珍惜。
  7. 醉倚小阑花影近:在栏杆上醉意朦胧,感受到花影的贴近,表现对美好景象的珍视。
  8. 不应先有春风分:暗示不应让春风来打扰这份美好,流露出对春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抹霜林”,通过烟雾与霜林的结合,表现出秋天的朦胧与凄美。
  • 拟人:如“明月羞容”,将明月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无情和爱情渺远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成熟与凋零,表现生命的无常。
  • 霜林:象征冷清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忧伤。
  • 明月: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传达对远方的惦念。
  • 花影:象征美好与短暂,显示对美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抹霜林”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翠袖怯寒愁一寸”中“怯寒”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恐惧
    • C. 期待
    • D.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亲情
    • B. 友情
    • C. 思念
    • D. 归属

答案

  1. C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意象与风格又有所不同,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仁宗皇帝则在自然景物与情感交融上表现得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文人的生活与艺术》

相关查询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晚至南屏与锄云僧茶话 题杨龙友画扇 其二 题杨龙友画扇 其一 黄天荡怀古 长水竹枝词 秋日田家杂咏 柱上诗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欺心诳上 盲心 不可思议 燕结尾的成语 放泼撒豪 斧钺汤镬 艸字旁的字 悬悬在念 主章 牵衣顿足 虎字头的字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鱼字旁的字 包含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众的词语有哪些 三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工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