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春暮忆撷芬二妹、逸青三妹》

时间: 2025-05-04 00:53:32

诗句

寂寞重帘庭院悄。

门掩梨花,燕子归来早。

寒食清明都过了,池塘又见荷钱小。

极目荒烟迷古道。

冀北江南,梦逐征鸿渺。

盼得鱼书偏草草,近来肥瘦谁知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32

原文展示:

寂寞重帘庭院悄。门掩梨花,燕子归来早。寒食清明都过了,池塘又见荷钱小。极目荒烟迷古道。冀北江南,梦逐征鸿渺。盼得鱼书偏草草,近来肥瘦谁知晓。

白话文翻译:

庭院静悄,重重的帘幕让人感到孤寂。门外梨花盛开,燕子也早早归来。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过去,池塘里又看到了小荷叶。远望古道上的荒烟,北方的冀北和江南的景色,梦中追逐着那遥远的鸿雁。我盼望着能收到你寄来的消息,却只得到草草几笔,最近你过得如何,谁又能知道呢?

注释:

  • 寂寞重帘:重重的帘子,象征着孤独的情绪。
  • 梨花:春天的象征,常用来代表爱情和思念。
  • 寒食清明: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 荷钱小:指池塘里刚刚长出的荷叶,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极目荒烟:视线所及的地方,浓烟弥漫,象征着模糊的前景。
  • 征鸿渺:鸿雁远去,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鱼书草草:鱼书指书信,草草指简略的书信,表现对方近来的情况不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采芝,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世界,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作者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流露出个人的孤独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寂寞重帘”开篇,立刻营造出了一种孤独的氛围。作者通过描绘庭院的静谧,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接着,提到“门掩梨花,燕子归来早”,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梨花与燕子象征着爱情与团聚,然而此时却因门的关闭而显得格外哀伤。

接下来的“寒食清明都过了”,表明时间的流逝,节日的结束,仿佛一切都在悄然无声中改变。池塘的“荷钱小”则寓意着新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尽管生活依然在继续,但心中的思念却没有减少。

“极目荒烟迷古道”,描绘了远方的模糊和不确定,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人的思念。最后,“盼得鱼书偏草草”则显露出对亲友消息的渴望,却又因草草几笔而让人感到失望,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执着,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寞重帘庭院悄: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庭院,重重帘幕后是孤独的心情。
  • 门掩梨花,燕子归来早:梨花的盛开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此时的门却是关闭的,暗示了隔离和思念。
  • 寒食清明都过了,池塘又见荷钱小:时间的流逝,节日已然远去,池塘中新生的荷叶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极目荒烟迷古道:远望古道,视线被烟雾迷住,反映出对未来的迷惘。
  • 冀北江南,梦逐征鸿渺:北方和南方的景象交织,梦中追逐远方的鸿雁,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盼得鱼书偏草草,近来肥瘦谁知晓:渴望得到亲友的消息,却只收到简略的几句,表现出对对方近况的担忧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重帘,表达了孤独感。
  • 拟人:燕子归来早,赋予燕子以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寒食清明”和“冀北江南”,使诗句更为工整,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春夏交替时节的孤寂与期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感情的执着,展现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帘:象征孤独和隔离。
  • 梨花:春天的美好与爱情的象征。
  • 燕子:象征归来与团聚。
  • 荷钱:希望与生机的象征。
  • 荒烟:迷茫与不确定的象征。
  • 征鸿:远方的思念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有哪些?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寒食节
    • D. 清明节
  2. “鱼书草草”中的“鱼书”指的是什么?

    • A. 鱼的书信
    • B. 亲友的书信
    • C. 水中的鱼
    • D. 书信的格式
  3. 诗中提到的“荷钱小”象征着什么?

    • A. 失去的爱情
    • B. 新的希望与生机
    • C. 过去的回忆
    • D. 远方的思念

答案

  1. C,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吕采芝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吕采芝更强调孤独的感受和季节的变迁,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对情感的执著与追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深厚的女性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吕采芝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赋茉莉) 水龙吟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踏莎行 鹧鸪天 鹧鸪天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笑模滋儿 崩伤 坦克手 满秩 小字头的字 焦心如焚 应箓受图 几字旁的字 包含界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鞠为茂草 拘囚 昂头天外 牛字旁的字 包含杵的成语 女结尾的成语 王顾左右而言他 包含胶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