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时间: 2025-04-26 21:59:55

诗句

旧句新吟窗下比。

一种凄凉,两样愁滋味。

往日伤心谁得已。

而今怕又从头起。

揽鬓刚窥明镜里。

青入长眉,那有悲愁意。

一笑抛书帘自启。

携琴去向花前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9:55

原文展示:

蝶恋花 作者: 吴藻

旧句新吟窗下比。一种凄凉,两样愁滋味。
往日伤心谁得已。而今怕又从头起。
揽鬓刚窥明镜里。青入长眉,那有悲愁意。
一笑抛书帘自启。携琴去向花前理。

白话文翻译:

在窗下吟诵旧句,发现心中有一种凄凉和两种愁苦的滋味。
往日的伤心又有谁能解呢?而如今我又怕从头开始。
轻轻整理鬓发,刚想对着明镜一瞧,发现眉色已经渐渐青涩,哪里还有悲愁的意象?
我微微一笑,放下书卷,轻轻拉开帘子,携琴向花前走去。

注释:

  • 旧句新吟:指的是用旧的诗句重新吟诵,表达了对旧事的回忆和感慨。
  • 凄凉:形容一种悲伤、孤独的情绪。
  • :在这里指的是梳理、整理。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携琴去向花前理”的意象,传递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97年。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爱情和自然,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蝶恋花》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相互交织。诗中描绘了窗下吟咏旧句的情景,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作者在回忆往昔的伤心时刻,感到无奈与害怕再次陷入情感的漩涡。

诗中“揽鬓刚窥明镜里”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自身变化的敏感。尽管青丝渐入,心中依旧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露出一种淡淡的自嘲与乐观。

最后的“一笑抛书帘自启”则展现了诗人放下烦恼,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精神。在花前理琴,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从忧愁到释怀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旧事的回忆与感慨。
    • 第二联:反映了对往昔伤痛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恐惧。
    • 第三联:通过镜子映照出内心的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悟。
    • 第四联:展现了诗人重新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入长眉,那有悲愁意”,对称工整。
    • 比喻:将忧愁比作书卷,放下书卷象征放下过往烦恼。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重新追求。表现了一种从忧愁到释怀的心路历程。

意象分析:

  • 窗下:象征隐秘与回忆的场所。
  • 明镜:象征自我反省与内心的真实。
  • :代表自然美和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句新吟”是什么意思?
    A. 重新吟唱旧诗句
    B. 创作新的诗句
    C. 忘记旧事

  2. “携琴去向花前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吴藻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但吴藻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变化与释怀,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失去的痛苦与哀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庆即席上) 点绛唇·罗幕重重 点绛唇(二之二) 点绛唇 其二 姜亦舆汝长庚庚邀听琵琶 点绛唇 其三 雨中过岳墓,抚古柏 点绛唇 其一 绿荫 点绛唇 点绛唇 江村 点绛唇 点绛唇 春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舞文玩法 小辟 施结尾的成语 包含起的词语有哪些 断香零玉 八字旁的字 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姞慧 金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急急忙忙 行字旁的字 学如逆水行舟 火字旁的字 岩栖谷饮 怒步 三句不离本行 同力协契 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