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6: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6:19:48
蝶恋花·春到临春花正妩
作者: 王国维 〔近代〕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
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
春天到来,临春的花儿正妩媚,温暖的阳光洒在栏杆上,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飞舞。
是谁让这美好的春天悄然流逝,马蹄声声踏着章台路,每天都在走。
几次寻春却总是找不到春天的踪影,春天在哪里,谁又知道它归去的地方?
斜阳下的晚风轻轻吹拂,杨柳依依,马头的地方何处没有飞舞的柳絮呢?
王国维(1877-1927),字浩然,号静安,浙江人,近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翻译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有深厚的造诣,尤其在诗词方面,风格独特,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蝶恋花·春到临春花正妩》创作于王国维的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困顿之时。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描绘了春花的妩媚与蜂蝶的舞动,生动地营造出春日的景象,令人心醉。然而,转瞬之间,作者却感受到春天的流逝,“谁遣一春抛却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此句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更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他寻春的经历,但总是未能如愿,“几度寻春春不遇”,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诗中“那识春归处”一语,流露出对春天去向的迷惘,似乎春天的归属已不再明确,暗喻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两句“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通过对晚风、杨柳和飞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恬静而又略显伤感的场景,形成了春天的又一层意象。诗人在此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最终使整首词在春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之间形成了深刻的对比,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欣喜又夹杂着淡淡的忧伤。
关于“谁遣一春抛却去”的意思,下列哪项正确?
A. 感慨春天的美丽
B. 感叹春天的流逝
C. 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D. 描述自然的景象
“马蹄日日章台路”中的“章台路”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条古老的街道
C. 游玩的场所
D. 田间小路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
A. 激昂
B. 伤感与思考
C. 欢快
D. 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