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6:10
木兰花 其二 春游未果,时忽忽而夏矣
作者: 蔡淑萍 〔当代〕
蓬莱难觅峨眉远,
咫尺圣灯称偃蹇。
登临道可采云霞,
纵目两江潮正卷。
迎人松柏风霜染,
红紫山花藏半面。
前盟已负后难凭,
翘首云天犹叹惋。
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寻和对失去机会的感叹。蓬莱虽远,但峨眉山也是难以到达;近在咫尺的圣灯却因世事而显得无奈。登高望远,云霞可采,但眼前的两江潮水却波涛汹涌,令人心生惆怅。迎接来访的人,松柏虽被风霜侵染,但红紫山花却只露出半边面容。昔日的承诺已经无法兑现,今后又何以凭依?向着云天翘首,却只能感叹时光的流逝。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当代女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因春游未果而感到失落,夏日的匆匆到来使她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境地的追求。
这首《木兰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诗人引用“蓬莱难觅”来表达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但随即又以“咫尺圣灯称偃蹇”来反映现实的无奈。这样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仿佛在诉说着追求理想的艰辛。
诗中“登临道可采云霞,纵目两江潮正卷”一句,展现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但“潮正卷”又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的复杂与动荡。接着,诗人描绘“迎人松柏风霜染,红紫山花藏半面”,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的风霜历程,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变与短暂。
最后,诗人以“前盟已负后难凭,翘首云天犹叹惋”结尾,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对过往承诺的失落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叹息。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地
C. 自然景色
D. 时间流逝
诗中提到的“前盟已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承诺的失落
D. 对生活的满意
“纵目两江潮正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看法?
A. 安宁
B. 动荡
C. 快乐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木兰花 其二》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美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