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1:21
箪瓢门柝不堪贫,
奴婢甘心自屈身。
驷马高车光郡国,
看来等是乞墦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与贫困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和人性屈从的思考。诗人看到简陋的家门,感叹贫困的生活,而那些奴婢却甘愿屈从于这种生活。相比之下,豪华的马车和高贵的地位,似乎与乞讨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陈普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象,强调人性与道德。他的诗风简练,常通过具体事物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贫富差距显著,诗人以此诗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反映出对底层人群命运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开篇的“箪瓢门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贫穷家庭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简陋无奈的感觉,而“奴婢甘心自屈身”则揭示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虽然奴婢们身处卑微,却乐于屈从于此。随后,诗人提到“驷马高车”以及“乞墦人”,将富贵与乞讨者相提并论,似乎在暗示即使拥有财富的人也难以逃脱社会的道德审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贫困者的同情,也有对富贵者的讽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陈普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人性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贫富差距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社会的道德问题,强调人性的重要性。
诗中“箪瓢”象征什么?
诗人将“驷马高车”与“乞墦人”进行对比,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提到的“奴婢”意指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