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

时间: 2025-05-24 09:15:10

诗句

涂山千载又关雎,几世天家共玉舆。

不友凤凰池上客,全宗安用石函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9:15:10

原文展示:

涂山千载又关雎,
几世天家共玉舆。
不友凤凰池上客,
全宗安用石函书。

白话文翻译:

涂山历经千年,依然吟唱着《关雎》,
几代天子共享这美丽的玉舆。
不与凤凰池边的客人交朋友,
全宗又何必用石函来记载呢?

注释:

  • 涂山: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悠久的历史。
  • 关雎:古代诗歌《诗经》中的一首,表达对纯洁爱情的向往。
  • 玉舆:比喻华贵的车子,指代天子的权威。
  • 凤凰池: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象征美丽与吉祥。
  • 石函书:指用石头铭刻的书籍,象征古老的文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时间与权力的深刻洞察。开头提到的“涂山千载”与“关雎”,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追忆,更是对历史延续性的强调。这里的“关雎”象征着理想中的爱情与和谐,而“涂山”则暗示了历史的悠远与不可磨灭。

接下来的“几世天家共玉舆”,则把目光转向权力与统治,诗人通过“玉舆”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天子权威的微妙观察,仿佛在质疑这种权力的合法性和传承的合理性。

最后两句“不友凤凰池上客,全宗安用石函书”,更是将诗歌推向了思考的深处。诗人以“凤凰池”来比喻那些追求浮华与表面的客人,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冷淡和对空洞文献的嘲讽,暗示了对真实与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在古典的表象之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权力与文化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涂山千载又关雎:通过“涂山”与“关雎”的结合,表达了古代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悠久。
  2. 几世天家共玉舆:反映了对于权力的传承与天子地位的思考。
  3. 不友凤凰池上客:表示对追求浮华之人的冷漠,象征着对表面交往的拒绝。
  4. 全宗安用石函书:质疑古老文献的必要性,暗示对真实历史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涂山”与“关雎”的对比,展现古今交融的意象。
  • 比喻:将“玉舆”比作权力的象征,突出天子的地位。
  • 排比:通过并列句式增强表达的力度,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探讨历史的延续与权力的传承,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与对真理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涂山: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关雎:理想爱情与和谐生活的代表。
  • 玉舆:权力与尊严的象征。
  • 凤凰池:美好与虚幻的象征。
  • 石函书:古老知识与历史记载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个意象代表权力的象征? A. 涂山
    B. 玉舆
    C. 凤凰池
    D. 关雎

  2. “不友凤凰池上客”中的“凤凰池”象征什么? A. 真实的友情
    B. 浮华与表面
    C. 古老的文化
    D. 天子的权威

  3. 诗中提到的“石函书”意指什么? A. 新书
    B. 古老的文献
    C. 诗歌
    D. 日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陈普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但王之涣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陈普则更关注历史的哲理与权力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侧犯(大石) 天启惠酥 其二 蓦山溪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楚村道中 春雨 迎春乐(双调·第二)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伤情怨(林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有起色 斗字旁的字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長字旁的字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示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日月跳丸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起兵动众 包含俊的词语有哪些 乌阳 屑榆为粥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救过不给 拙夫 阴壤 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表结尾的成语 顾盼自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