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堂前种二桃诗示秬秸》

时间: 2025-05-13 10:49:39

诗句

平昔殷勤向物华,谁知憔悴客天涯。

双桃栽罢还惆怅,忆得淮阳旧种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0:49:39

原文展示:

堂前种二桃诗示秬秸 张耒 〔宋代〕

平昔殷勤向物华,谁知憔悴客天涯。 双桃栽罢还惆怅,忆得淮阳旧种花。

白话文翻译:

一直以来都殷勤地向着自然的美景,谁知道我这个憔悴的旅人却在天涯。 种下两棵桃树之后,心中仍然感到惆怅,回忆起在淮阳时曾经种过的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昔:往常,一直以来。
  • 殷勤:热情而周到。
  • 物华:自然景物的美。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疾病而显得疲惫不堪。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忧愁。
  • 淮阳:地名,今河南省淮阳县。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张耒在流放或旅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某个远离家乡的地方,种下两棵桃树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在淮阳时的美好时光,从而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的“双桃栽罢还惆怅”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种桃这一行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昔殷勤向物华”:诗人一直以来都对自然景物充满热情和关注。
  • “谁知憔悴客天涯”:然而,现实却是诗人孤独憔悴地漂泊在远方。
  • “双桃栽罢还惆怅”:种下桃树后,诗人心中仍感到忧愁和失意。
  • “忆得淮阳旧种花”:回忆起在淮阳时曾经种过的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平昔殷勤”与“憔悴客天涯”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借景抒情:通过种桃和回忆旧花,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桃:象征着美好和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淮阳旧种花: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物华”指的是什么? A. 人物的才华 B. 自然景物的美 C. 社会的繁华 D. 文化的精华

  2. 诗人在种下桃树后感到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满足 D. 平静

  3. 诗人回忆起在淮阳时曾经种过的什么? A. 桃树 B. 花 C. 果树 D. 蔬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秋期 浪淘沙 薛素素自画吹箫小影 浪淘沙 壬子九月暂归武昌,赋寄内子上海 浪淘沙 枕上杂闻秋声,谱成此解 浪淘沙 忆故园诸女伴 浪淘沙 浪淘沙 其四 潜园初夏杂兴 浪淘沙 浪淘沙 春草 浪淘沙 询孔子威坠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扯鼓夺旗 知易行难 肀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皓开头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黜奢崇俭 倾囊相助 邑字旁的字 老当益壮 骐骥一毛 透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探奇访胜 岩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