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步虚词 其八》

时间: 2025-04-26 13:10:57

诗句

宛宛神洲地,巍巍众妙坛。

鹤袍来羽客,凫舄下仙官。

玉斝斟玄醴,琅函启大丹。

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57

原文展示:

宛宛神洲地,巍巍众妙坛。
鹤袍来羽客,凫舄下仙官。
玉斝斟玄醴,琅函启大丹。
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

白话文翻译:

这片神秘的土地宛如仙境,巍峨的众妙坛矗立其中。
仙人穿着鹤羽的长袍,神仙官员踩着水鸟的鞋子而来。
用玉杯斟满神秘的美酒,打开琅琊的盒子,取出大丹药。
以至诚的心愿何以祝福,愿四海永远风平浪静。

注释:

  • 宛宛:形容景象优美、恬静。
  • 神洲: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
  • 众妙坛:指众多神秘的坛庙。
  • 鹤袍:仙人所穿的袍子,象征高洁。
  • 羽客:指飞翔的仙人。
  • 凫舄:凫,水鸟;舄,鞋子,象征轻盈。
  • 玉斝:指用玉制成的酒杯。
  • 玄醴:指神秘的美酒。
  • 琅函:美玉的盒子。
  • 大丹:指仙药。
  • 至诚:至真至诚的心意。
  • 澄澜:清澈的波澜,象征安定的社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宋朝著名的皇帝与书法家。他在位期间,重视文化艺术,倡导文人画,推崇书法和音乐,影响深远。赵佶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作风格优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步虚词》是赵佶在诗词创作中表达自己对神仙境界向往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词产生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理想的仙境,抒发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八》是一首充满了道教色彩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的“宛宛神洲地”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世界,接着“巍巍众妙坛”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宏伟的气势,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坛庙之中。

在描写仙人的形象时,诗人用“鹤袍来羽客”和“凫舄下仙官”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仙人轻盈而又优雅的形象,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接下来,诗人以“玉斝斟玄醴,琅函启大丹”描绘了仙人饮酒作乐、炼丹修道的场景,展现了道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最后两句“至诚何以祝,四海永澄澜”则是对理想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社会的向往。全诗用词讲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赵佶作为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宛宛神洲地:描绘出如梦如幻的神仙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2. 巍巍众妙坛: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气势,暗示神秘的宗教场所。
  3. 鹤袍来羽客:通过鹤袍的描写,强调仙人的高洁与非凡。
  4. 凫舄下仙官:描绘了仙人轻盈的步态,象征道教的自由。
  5. 玉斝斟玄醴:用玉制酒杯盛装神秘的美酒,体现了高贵与神秘。
  6. 琅函启大丹:开启了盛放大丹药的盒子,象征修道的追求。
  7. 至诚何以祝:发出对理想的疑问,表达了内心的渴望。
  8. 四海永澄澜:愿望社会和谐,四海安宁,体现了诗人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神洲”比喻理想世界,提升意象的抽象性。
  • 拟人:仙人如同人一样,赋予他们人性化的行为。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围绕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通过描绘仙人和仙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洲:象征着理想的、超越尘世的境界。
  • 众妙坛:代表着宗教信仰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 鹤袍凫舄:分别象征高洁与轻盈,体现了仙人的超然。
  • 玉斝大丹:象征着高贵与修道的追求,传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洲”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中的城市
    • B. 理想的仙境
    • C. 陈旧的村落
    • D. 繁华的街道
  2. “鹤袍来羽客”中的“鹤袍”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高洁
    • C. 平凡
    • D. 复杂
  3. 诗的最后一句“四海永澄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 A. 渴望战争
    • B. 追求和平
    • C. 寻找财富
    • D.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展现对故乡的思念,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步虚词》: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仙道文化的体现。

通过这些对比和推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赵佶的诗歌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国清 送周端常之建讲学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送赵判官 送薛子舒赴华亭船官 送徐玑赴永州掾 送徐道晖游湘水 送谢耘之无为 送翁卷入山 送汤主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亮开 耳刀旁的字 周遍 黽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一花独放 推先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昧旦丕显 包含纻的词语有哪些 攀凤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柏的成语 小咬 歪风邪气 茁茁壮壮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姗姗来迟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