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59
原文展示: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赵师秀 〔宋代〕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真直院的官员被任命为使者前往江东的情景。诗中,“一节铸黄金”比喻真直院的品德高尚,如同铸造的黄金一样珍贵。“翩然别禁林”形容他轻松地离开了朝廷的禁地。“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表明他在朝廷中曾多次直言进谏,现在已决定离开朝廷。“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表达了他虽然因离别而感到忧愁,但内心深处却因能够完成使命而感到喜悦和无愧。“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则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使得江边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就像尊敬曾参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见识和品德的文人。这首诗是他在真直院出使江东时所作,表达了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真直院被任命为使者前往江东时所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真直院出使江东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离别的情感。诗中,“一节铸黄金”和“翩然别禁林”形象地描绘了真直院的高贵和轻松离去的情景。“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则揭示了他在朝廷中的直言进谏和决定离开的决心。“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完成使命的喜悦。最后两句“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则通过比喻,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使得江边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真直院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真直院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通过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真直院的高贵和轻松离去的情景,揭示了他在朝廷中的直言进谏和决定离开的决心,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完成使命的喜悦,最终通过比喻赞美了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节铸黄金”比喻的是什么? A. 真直院的品德高尚 B. 真直院的财富 C. 真直院的地位 D. 真直院的外貌 答案:A
“翩然别禁林”形容的是什么? A. 真直院的悲伤 B. 真直院的轻松离去 C. 真直院的犹豫 D. 真直院的留恋 答案:B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表明了什么? A. 真直院在朝廷中多次直言进谏 B. 真直院在朝廷中沉默寡言 C. 真直院在朝廷中受人排挤 D. 真直院在朝廷中受人尊敬 答案:A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表达了什么? A.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忧愁 B.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喜悦 C.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无感 D. 真直院因离别而感到愤怒 答案:A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赞美了什么? A. 真直院的智慧 B. 真直院的勇气 C. 真直院的高尚品德 D. 真直院的权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