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09
独扫蛾眉作远山,
春风瑶草照朱颜。
我来欲问许玉斧,
二十四峰如髻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梳理眉毛的女子,似远山般美丽,春风轻拂,瑶草映衬着她的红颜。我来到这里想要询问许玉斧的事情,二十四座峰峦宛如她的髻发。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自然流畅,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魏夫人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美人及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女性的向往。此诗可能受到当时文人雅士对美的追求及对山水的喜爱影响。
《魏夫人坛》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间美的深刻感悟。首句“独扫蛾眉作远山”通过“蛾眉”形象的比喻,勾勒出女子的柔美与高远,仿佛她的姿态与远山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静谧而不失优雅的氛围。次句“春风瑶草照朱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的意象,春风和瑶草的描写使得女子的美丽在自然的映衬下愈加生动。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一个悬念,“我来欲问许玉斧”,暗示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而“二十四峰如髻鬟”的比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女性的发髻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象美,使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与向往,体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美的追求展开,表现出对自然和女性之美的赞美,透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之美的向往。
“蛾眉”指的是什么?
A. 男性
B. 女性的眉毛
C. 山的形状
D. 树木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峰”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女性的发髻
C. 诗人的故乡
D. 四季变迁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美的赞美与追求
C. 对历史的回忆
D.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深入理解《魏夫人坛》的艺术魅力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