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0:18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
黄庭坚 〔宋代〕
世态已更千变尽,心源不受一尘侵。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
付与儿孙知伏腊,听教鱼鸟逐飞沈。
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
这世道已经经历了千变万化,然而我的内心却不受一丝尘埃的侵扰。
在这青春的白天里,我无事可做,紫燕和黄鹂的歌声都那么动听。
把这些生活的智慧告诉我的儿孙,让他们了解岁月的轮回,听那鱼鸟追逐飞翔的乐趣。
在黄公的酒坛下我曾领略过那种滋味,想必是我逃避尘世,寻求禅意,来到少林。
逐句解释生僻字和词语的含义: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诗三大家”。他倡导自然、真实的诗歌风格,注重意境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值个人政治生涯的低谷,内心对世事的感悟与思考愈发深刻。诗中流露出对世态变化的无奈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内心平和状态的向往。开篇即以“世态已更千变尽”引入,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心灵的宁静却不受外界的干扰,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诗中的“青春白日无公事”则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明诗人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接下来的“紫燕黄鹂俱好音”更是通过自然的声音来映衬心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一面。最后两句则把个人的生活经验传递给后代,体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传承意识。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通过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外部环境的喧嚣,表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事变化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后代的关心与寄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哲理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世态已更千变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黄公垆下”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