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5: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5:39:11
哀逝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玉堂岑寂网蜘蛛,那复晨妆觐阿姑。
绿发朱颜成异物,青天白日闭黄墟。
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
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玉堂,墙角的蛛网让人觉得孤寂,早晨的妆扮再也难以见到阿姑的面容。看似绿发红颜的身影如今变得陌生,青天白日之下,黄土埋葬了那些逝去的灵魂。人间的离别让彼此难以期待重聚,地下的相遇又是否真实存在?在万物变化的途中,能够偶然相遇,真是可怜那风烛之光,难以维持片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细腻而见长,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庭坚晚年创作的,可能受到亲友离世或自身老去的影响,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思。
《哀逝》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开篇即以“玉堂岑寂”设定了一个寂静的氛围,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提到“晨妆觐阿姑”,描绘了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已逝亲友的思念。通过“绿发朱颜成异物”,诗人感慨青春的逝去,那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已成陌路,感情的转变让人倍感惆怅。
“青天白日闭黄墟”更是深化了对生命的反思。青天白日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闭黄墟”则让人联想到死亡和埋葬,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生命的脆弱。接下来,“人间近别难期信,地下相逢果有无”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重聚的渴望,深入探讨了生死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句“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不仅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相遇,尽管生命如风烛般脆弱,却仍然值得珍惜。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情,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死的深刻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生死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堂岑寂”表示什么?
A. 热闹的环境
B. 寂静的氛围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景色
“风烛”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年轻
B. 生命的脆弱
C. 繁华的生活
D. 永恒的爱情
诗中提到的“阿姑”最可能指代:
A. 朋友
B. 亲人
C. 幼时玩伴
D. 不知名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哀逝》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对逝去亲友的思念,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的饮酒作乐,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