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37:06
原文展示: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
白话文翻译:
他的书法和文章声名远播,神态和气质如同玉一般温润。他节操廉洁,贫穷时更显高尚,随着年龄增长,风度和义气更加深厚。他精通旧学,为新仪制定提供详尽的建议。谁会同情他一去不返,再也无法回到朝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丁元珍挽词二首》是曾巩为纪念友人丁元珍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不幸遭遇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丁元珍是曾巩的友人,可能是一位有才德但命运多舛的文人。曾巩在诗中赞颂了丁元珍的品德和学问,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离世的哀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丁元珍品德和学问的赞颂,展现了一位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学识。首联以“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形容丁元珍的文才和气质,形象生动。颔联“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强调了丁元珍在贫穷中更显廉洁,随着年龄增长,风度和义气更加深厚,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颈联“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则突出了丁元珍在学问上的精深和对新事物的关注。尾联“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表达了对丁元珍不幸离世的哀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丁元珍品德和学问的赞颂,展现了一位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学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离世的哀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翰墨金声远”中的“金声”比喻什么? A. 声名远播 B. 声音洪亮 C. 金属声音 D. 金色光芒
诗中“节廉贫愈见”中的“节廉”指什么? A. 节操廉洁 B. 节约廉洁 C. 节日廉洁 D. 节俭廉洁
诗中“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同情 B. 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友人的赞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