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23
原文展示:
闲行 曾巩 〔宋代〕 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 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 转觉所忧非己事,似从多难见人情。 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野外小路上,草地柔软,沙子均匀,我戴着竹帽,穿着乌帽,悠闲地行走。 鸟儿在绿树间啼叫,穿过花丛的影子,风从青山中吹来,送来了水声。 我突然觉得我所忧虑的并不是自己的事情,似乎是从多次的困难中看到了人情的冷暖。 在闲暇中我感到快乐,别人可能会笑我,但在忙碌的地方,人们争斗,我却不去争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曾巩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野外小路上悠闲行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野外小路上的悠闲行走。诗中,“草软沙匀野路晴”一句,通过对草地和沙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则进一步以鸟啼、花影、风声、水声等自然声音和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后两句“转觉所忧非己事,似从多难见人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争斗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草软沙匀野路晴”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境? A. 草地柔软,沙子均匀,天气晴朗。 B. 草地硬,沙子不均匀,天气阴沉。 C. 草地柔软,沙子不均匀,天气晴朗。 D. 草地硬,沙子均匀,天气阴沉。
诗中“闲中我乐人应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忙碌生活的向往。 B.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C. 对争斗的积极参与。 D. 对自然环境的厌恶。
诗中“忙处人争我不争”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积极参与争斗。 B. 对争斗的淡然态度。 C. 对闲适生活的厌恶。 D. 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