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斋十咏·灯檠》

时间: 2025-04-26 22:08:22

诗句

代木收奇干,安灯创小檠。

勿夸能自照,得助益高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22

原文展示: 书斋十咏·灯檠 刘子翚 〔宋代〕 代木收奇干,安灯创小檠。 勿夸能自照,得助益高明。

白话文翻译: 用奇异的木材制作灯架,安置灯具创造小巧的灯檠。 不要夸耀它能自我照明,它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更加明亮。

注释:

  • 代木:指用木材代替其他材料。
  • 奇干:指形状奇特的木材。
  • 安灯:安置灯具。
  • 小檠:小巧的灯架。
  • 勿夸:不要夸耀。
  • 自照:自我照明。
  • 得助:得到帮助。
  • 高明:更加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字子翚,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书斋十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书斋中十种物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对日常物品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书斋十咏》中的一首,通过对灯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日常物品的珍视和对它们功能的深刻理解。在宋代,灯檠是书斋中常见的物品,作者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灯檠的实用功能,也隐喻了它在精神上的照亮作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灯檠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物品的深刻感悟。首句“代木收奇干”,用奇异的木材制作灯架,显示了作者对材质的讲究和对工艺的欣赏。次句“安灯创小檠”,安置灯具创造小巧的灯檠,强调了灯檠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后两句“勿夸能自照,得助益高明”,则是对灯檠功能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个照明工具,更是精神上的照亮者,帮助人们更加明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通过对一个小物品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代木收奇干”:用奇异的木材制作灯架,显示了作者对材质的讲究。
  2. “安灯创小檠”:安置灯具创造小巧的灯檠,强调了灯檠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3. “勿夸能自照”:不要夸耀它能自我照明,这里隐含了对实用性的强调。
  4. “得助益高明”:它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更加明亮,这里不仅指物理上的照明,也隐喻精神上的照亮。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奇干”比喻形状奇特的木材,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仗:“代木”与“安灯”,“收奇干”与“创小檠”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日常物品的珍视和对它们功能的深刻理解。通过对灯檠的描写,作者不仅赞美了它的实用功能,也隐喻了它在精神上的照亮作用,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 奇干:形状奇特的木材,象征着独特和珍贵。
  • 小檠:小巧的灯架,象征着实用和美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干”指的是什么? A. 奇特的木材 B. 奇特的石头 C. 奇特的金属 答案:A

  2. 诗中“小檠”的功能是什么? A. 装饰 B. 照明 C. 储藏 答案:B

  3. 诗中“得助益高明”中的“高明”指的是什么? A. 物理上的明亮 B. 精神上的明亮 C. 两者都是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书斋十咏》与陆游的《秋夕》:两者都通过对日常物品或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刘子翚的《书斋十咏》与苏轼的《赤壁赋》:前者通过对书斋中物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后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书斋十咏》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刘子翚诗集》:收录了刘子翚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刘子翚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过南阳 同冠峡(贞元十九年贬阳山后作) 斗鸡联句 进学解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送区弘南归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杏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透字 贝字旁的字 包含朕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肀字旁的字 蠲赦 循诵习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浩气长存 弋字旁的字 告朔饩羊 一钱不值 包含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杞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抗旍 顽心 倾家竭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