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时间: 2025-05-11 02:03:49

诗句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

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

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

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3:49

原文展示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杜甫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的,赞美他忠义之德。窦侍御年轻有为,年未三十,却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令人钦佩。他如同一块清冰,洁净明亮,置于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新。对君主而言,治理国家的事务需要通达典章,而社会中豪门贵族则沉迷于文采之中。当前战乱未息,人民生活困苦,天子也在思虑西南边境的安危。吐蕃的气焰越来越嚣张,窦侍御在这个时候应当秉公执法。运粮的绳桥上,壮士们欢欣鼓舞,伐木的火井边,猿猴哀鸣。八州的刺史渴望出征,三城的守卫也希望有更好的图谋。此次入奏,非同小可,密奉圣旨,恩典自当不同寻常。春天的绣衣在天汉之上飘立,彩衣朝向庭院奔赴。省郎和京尹必然要俯身捡取,江边的花儿尚未凋落,依旧可以回成都。江边的花儿尚未凋落,愿意去探访浣花的老翁吗?为你酌酒,满目欢愉,与仆人共享白饭和青菜。

注释

  • 骥之子:指优秀的马,象征窦侍御的优秀出身。
  • 凤之雏:指凤凰的雏鸟,比喻有潜力的人才。
  • 骨鲠:比喻品格高洁,毫不妥协。
  • 炯如一段清冰:形容其清白明亮的品德。
  • 蔗浆:指甘蔗的汁,象征生活的甘甜。
  • 合典则:指合乎典章制度。
  • 吐蕃:指唐代西北的少数民族,表示边疆的威胁。
  • 绣衣春:指官员的华丽服饰,象征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史”,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诗歌风格以沉郁、悲壮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中通过对窦侍御的赞美,寄托了他对理想官员的渴望与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蕴深刻的作品。杜甫通过对窦侍御的赞颂,展现了他对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的理想官员的仰慕。诗的开头以“骥之子,凤之雏”点明了窦侍御卓越的出身与潜力,接着通过对其品德的比喻,描绘了他如同清冰般的纯洁。

诗中对社会现状的揭示也是一大亮点,杜甫提到“兵革未息人未苏”,指出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苦难,而“天子亦念西南隅”则反映了皇帝对于边疆局势的忧虑。对比之下,窦侍御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

在描写窦侍御的职务时,杜甫用“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表现出对当时官场中人情世故的批判,强调了真正的官员应以治国安民为重。最后,诗的结尾以江花未落回到成都,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忠臣形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直称窦侍御的优秀出身,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才能。
  2. 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形容他年纪轻轻,就已具备忠诚与义气,品格超群。
  3.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通过比喻,表现他品德的清白与清澈。
  4. 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表明他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甘甜的生活,宁静身心。
  5. 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指出官员应以治国为重,而不是沉迷于文采。
  6. 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反映战乱的持续与百姓的苦难,皇帝对边疆的关切。
  7. 吐蕃凭陵气颇粗,窦氏检察应时须。:指出吐蕃对边境的威胁,强调窦侍御的职责。
  8. 运粮绳桥壮士喜,斩木火井穷猿呼。:写出边疆士兵的勇敢与艰苦。
  9.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表达出战斗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希望。
  10. 此行入奏计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说明此次入奏的重要性,表明窦侍御的使命。
  11. 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描绘出窦侍御赴京的盛况。
  12.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表示官场的复杂与江边的美景相结合。
  13. 江花未落还成都,肯访浣花老翁无。: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14.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描写与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强调窦侍御的品德如清冰般纯洁。
  • 对比:对比当时战乱与窦侍御的清白,突显其重要性。
  • 排比:在描述社会现状中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官员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优秀的人才。
  • :象征高贵与权力。
  • 清冰:象征纯洁与高尚的品德。
  • 金碗:象征富裕的生活。
  • 江花:象征故乡的美好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诗中赞美的是哪位官员?

    • A. 窦侍御
    • B. 李白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吐蕃”是指哪类势力?

    • A. 内乱
    • B. 外族
    • C. 文人
  3. 本诗主要表达的是对什么主题的关注?

    • A. 爱情
    • B. 乡愁
    • C. 国家与人民的安危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兵车行》——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对国家的忧虑,意象比《入奏行》更为悲凉。
  • 《兵车行》:通过对士兵的描写,展现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与《入奏行》有相似的主题,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杜甫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立春後一日和张功父园梅未花之韵 过八尺遇雨三首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周子及盬簿挽诗二首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一 至後睡觉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露坐戏嘲星月 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 残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垂翅 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打家劫舍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逐疫 业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喻示 腌菜 春联 士字旁的字 足食丰衣 连鸡之势 婢学夫人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