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4: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4:36:30
杜甫《石柜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冬季的日子已经渐渐变长,傍晚时分山里的天空显得一片红色。蜀地的山道上,早春的花朵已经绽放,江水之间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柜高高地矗立在波上,临近虚空,摇曳在高耸的壁上。阳光的辉映中,群鸥盘旋归来,暮色渐浓,远方的旅客也随之而至。身处他乡,心中饱含幽情,感叹自己已然处于绝迹之地。确实甘愿做一个软弱的婴儿,岂止是被严寒和饥饿所逼?我渴望追求谢安与陶渊明那样的悠闲快乐,放纵自我如同陶渊明那般的洒脱。然而,我的衰老却令我无法安宁,最终我只能依随自己的本性而活。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历经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的衰落,诗风沉郁,关注民生疾苦,作品题材广泛。
《石柜阁》创作于杜甫晚年,在他漂泊于四川的日子里。此时他身处困境,生活艰辛,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奈。
《石柜阁》是杜甫在艰难岁月中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便描绘了冬季的日落景象,给人以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通过蜀道的早花与江间的奇石,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与生机,尽管处于困境,诗人依然对自然怀有敬仰之情。
“羁栖负幽意”一句则转向内心的独白,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更为明显,充满了对生活的叹息与感慨。最后,诗人以对谢安与陶渊明的向往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又承认自己因衰老无法实现这一理想,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语言清新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人生哲学。
全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无奈,体现了诗人沉重的生活感受与淡淡的哲理。
杜甫的《石柜阁》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羁栖负幽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喜悦
D. 愤怒
“优游谢康乐”中的“谢”指的是哪位古人?
A. 谢安
B. 谢家
C. 谢眺
D. 谢将军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杜甫的《石柜阁》更着重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王维则更多呈现出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景象。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