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4: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37:01
疾风吹尘暗河县,
行子隔手不相见。
湖城城南一开眼,
驻马偶识云卿面。
向非刘颢为地主,
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叹我携客来,
置酒张灯促华馔。
且将款曲终今夕,
休语艰难尚酣战。
照室红炉促曙光,
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
寒尽春生洛阳殿。
岂知驱车复同轨,
可惜刻漏随更箭。
人生会合不可常,
庭树鸡鸣泪如线。
狂风卷起尘土,暗淡了河流,
旅人隔着手在远方难以相见。
湖城南边,眼前一亮,
骑马偶然认出了云卿的面容。
如果不是刘颢是地主,
懒于回头打马,便成了盛大的宴会。
刘侯叹息我带着朋友而来,
摆酒点灯,催促丰盛的佳肴。
今夜就来品味这乐曲,
休说艰辛,尚在酒中畅谈。
红炉照亮屋内,催促曙光,
素月在窗边垂下如绸的光影。
天地间仿佛裂开,长安的街头,
寒冬已尽,春光明媚洛阳的殿堂。
谁知道驱车又回到了同一轨道,
可惜时间的沙漏随时在更换。
人生相聚并不常有,
庭院中的树木鸡鸣,泪水如线。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尤其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他在动荡的社会中流浪,感慨人生无常,结识好友、畅饮畅谈,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湖城与友人孟云卿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疾风吹尘暗河县”,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着社会动荡和人心的隔阂。但在湖城,诗人与朋友相遇,瞬间打破了这种距离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刘颢设宴,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暖与欢乐。
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红炉”、“素月”,既是生活的细节,也象征着光明与温暖。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不忘人生的艰难,表达出对“人生会合不可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脆弱,友谊的温暖与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友情的主题。诗人在欢聚时刻,感叹人生相聚的难得,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中提到的“湖城”是指哪个地方?
A. 长安
B. 洛阳
C. 诗人杜甫所处的地方
“人生会合不可常”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人生相聚的感慨
C. 对友谊的漠视
诗中“红炉”象征什么?
A. 社会动荡
B. 温暖与希望
C. 友谊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