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梁武帝事》

时间: 2025-05-08 12:03:43

诗句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2:03:43

原文展示: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白话文翻译:

眼看台城化为劫灰,听到一声叹息真可怜。
梵王难道没有甘露,为什么不为君王送来蜜呢?

注释:

  • 台城:指的是梁武帝所建的台城,后因战乱而化为废墟。
  • 劫灰:指被劫掠后化为灰烬,形容极其悲惨的场景。
  • 荷荷:这里指的是叹息声,表达对局势的无奈与可怜。
  • 梵王:佛教中的神,象征着天上的神灵。
  • 甘露:佛教中指的是神灵的恩惠,这里象征着福泽。
  • 致蜜:指带来恩惠与快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梵王甘露,与佛教的信仰密切相关。梵王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甘露则象征着神灵的恩泽。在诗中,梵王未能为君王送来甘露,暗示了统治者的失职与佛教的教义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国破家亡之际。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反映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悲叹,抒发对统治者的不满,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眼见台城作劫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场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诗中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深切的反思和叹息。接着,诗人用“荷荷”表达出对这一切的不忍和可怜,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两句通过梵王与甘露的比喻,表现出对当权者的失望与哀伤,暗示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神灵的恩泽也无法降临。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值得细细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见台城作劫灰:直观地描绘了台城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的惨状,体现了诗人的震惊与悲痛。
  2. 一声荷荷可怜哉:用“荷荷”表达叹息,渲染出一种无奈与悲悯的情感。
  3. 梵王岂是无甘露:质疑梵王是否真的没有甘露,暗指神灵的恩惠未能降临。
  4. 不为君王致蜜来:感叹统治者未能获得应有的福泽,反映出对君主失职的指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台城的毁灭比作劫灰,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悲惨的历史。
  • 拟人:梵王被赋予了人性,似乎在与君王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历史的悲剧与统治者的失职,借助宗教象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台城:象征国家的衰败与历史的沧桑。
  • 劫灰:象征毁灭与悲剧。
  • 梵王:象征神灵与宗教。
  • 甘露:象征恩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台城”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城市
    B. 梁武帝的建筑
    C. 战争的结果
    D. 诗人的故乡

  2. “荷荷”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悯
    C. 愤怒
    D. 安慰

  3. 诗中“梵王”象征什么? A. 皇帝
    B. 神灵
    C. 战士
    D. 文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杨万里的《读梁武帝事》更加侧重于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杨万里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水送家大人之任北雍时十月之望 其一 江上和胡先生 梅花落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 其二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 其一 得汤臣弟书 大风雨渡金镜湖暮抵横塘雨止 江行雨霁 丈人山诗 疏影 菊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更开头的成语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鸿鹄将至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低头认罪 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痰迷心窍 勇猛直前 見字旁的字 贞期 卧虎藏龙 鳞萃比栉 缶字旁的字 击毙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革字旁的字 后事 贫病交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