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23
恩视韩兼赵,名均献与忠。
礼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
三圣无多学,千年仅一翁。
犹怜公议在,拼泪乞秋风。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忠献公的追思与感慨。诗中提到他对韩、赵两国的恩德,名声在外,与忠义并重。礼法上并非没有极致的追求,而功勋的外在表现又何尝不是相似的呢?三位圣人中没有多少人能够学习到他的品格,千年之后也仅有他这样的一位。仍然怜惜他的公正之议存在,泪如秋风般流淌。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兼具诗意与哲理。他的作品常反映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追忆张忠献公,表达对忠臣理想与公义的向往,以此寄托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这首诗通过对张忠献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义与公正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两句将张忠献公的恩德与名声进行了对比,指出他对国家的贡献与忠诚是不可磨灭的。接下来的句子则强调了在礼法和功勋上,张忠献公的成就并不逊色于其他圣贤,显示了其卓越的品德与才能。
诗中提到“三圣无多学,千年仅一翁”,这不仅表达了对张忠献公的敬仰,也隐含了对时代的无奈与感慨,真正的贤者似乎难以找到。最后的“犹怜公议在,拼泪乞秋风”更是将思念与追忆的情感推向高潮,秋风象征着悲凉与思念,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对张忠献公的追思为主线,表达了对忠诚、正义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彰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圣”指的是哪三位?
诗中“拼泪乞秋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张忠献公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杨万里的这首《读张忠献公谥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