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5:09
夜送客至马鸣桥
满眼尘埃懒据鞍,
暂逢清景即怡颜。
月明夜水平低岸,
烟淡秋林倚半山。
隐退谩留他日计,
居贫未放此身闲。
老来愧取移文诮,
会整匆匆俗驾还。
满眼的尘土让我懒得骑马,
偶尔遇见清新的景色便感到愉悦。
明月照耀着夜晚,水面低洼的岸边,
淡淡的烟雾环绕着秋林,依偎在半山之上。
隐退的打算只可随意地留待日后,
虽然生活贫困,却也不愿让此身闲适。
年老时常羞愧于被人讥讽,
匆忙整理好俗世的行装便要回去。
赵鼎,宋代诗人,官至宰相,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而备受推崇。他的诗风沉稳,常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写于赵鼎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隐退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清新自然之景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夜送客至马鸣桥》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表面上是对景色的描写,实则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前四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清明的夜晚与诗人的心境结合,同时展现了大自然的恬静与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感受。
后四句则转向哲思,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之情愈发明显,尤其是“隐退谩留他日计,居贫未放此身闲”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他虽想隐居,但生活的压力让他无法真正放下世俗的牵绊。最后一句“老来愧取移文诮”,更是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与羞愧,展现了对过往的反思与自省。
整首诗在形式上保持了宋代诗歌的优雅,内容上则深刻地揭示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进而引发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赵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隐退”指的是什么?
A. 辞职
B. 隐居
C. 出行
D. 旅行
“老来愧取移文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羞愧
C. 疲惫
D. 自信
《送别》 - 王维